端午节那天休息,特地赶到广州陪侄女们玩。
幸好侄女们都对我这个大姑有印象,所以一开门,就碰到二弟的小女儿--四侄女,她在她妈妈的提醒下,脆生生地叫了我一声“大姑”。
当然我这个大姑也没有令侄女失望,从东莞带来了一大袋零食过来给她们吃。
因为怕孩子们热气上火,在四妹的提醒下,我打开了一包不热气的果冻,拿出里面像冰棒的小果冻分给了四侄女。
后来大哥的两个女儿也从楼下上来,看到四侄女手里拿着果冻,想抢过去吃。
为了避免争端,我立马从冰箱顶上把果冻拿出来分,每人只给两只,不能多分,因为快要到吃中午饭的时间了。
可是粉红色的果冻只有一只,而且还被我提前给了四侄女。
没想到大侄女趁我们不注意,就从四侄女手里抢了过来。
当时四侄女一下子就哇哇哇地大哭起来。
我赶紧过去一看,果然,大侄女手里多了一根粉红色的果冻。
没办法,四侄女才三岁多,很多语言都不会表达,武力也打不过大侄女,只有哇哇哇地大哭才能发泄委屈。
不过,后来我还是跟大侄女好好地沟通,她才愿意把那果冻还给四侄女。
没想到又过了一会,我大侄女突然间哭起来了,当时我躺在沙发玩手机,四弟坐在地上玩游戏,二弟妹在餐桌看港剧,大嫂和四妹都在厨房收拾刷洗碗筷,大嫂的二妹在看综艺节目,没有人留意孩子们在做什么。
按正常来看,大的孩子一般欺负小的孩子,没想到这次反而是大的孩子在哭了。
我四妹出来看了一下,问她怎么啦。她带着哭腔说话,很难让人明白她所表达什么。
于是我四妹严肃地说,有话好好说,不要哭。
四妹连续重复说了三四遍后,大侄女声音就变小了,哭腔也渐渐停了,然后委屈的说是妹妹碰了她的玩具和椅子。
自从大侄女上了幼儿园后,就很喜欢在家里过家家,也特别喜欢把家里的小东西摆摆放放。
这次在电视机旁用三只椅子和桶、面盆摆放了玩偶和娃娃,很对称地摆放着,感觉像是有强迫症的样子。
而二侄女不仅碰了她摆放的椅子,还爬上中间那张椅子坐,两条小腿晃晃荡荡地,还不时地踢下放在地板上的脸盆。
这下子把大侄女给气到了。但是又不忍心打妹妹,就只能哭哭哭。
二侄女也是个醒目的,一听到姐姐这样说她,在她二姨的搀扶下,离开了那堆大玩具,大侄女也就消了声音。
但是有孩子的地方,就避免不了争争吵吵,就如同四妹所说的,这是相爱相杀。
这一刻还在打架哭闹,下一秒就是姐妹情深。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继续听到哭闹声。
但哭的次数最多是四侄女。也许是年纪最小的缘故,也有可能是平时养成了习惯,一受委屈或者被抢了东西就只会哭哭哭。
两手两脚趴地,头往地板钻,然后就没完没了地嚎哭着,着实让人听了不忍心。
可你问她呢?她什么也不说,也不理人。
如果你想知道她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看看她周边有什么人,拿了什么东西,然后靠猜测才知道她哭的问题所在。
哎,养个孩子实在是太累人了。
只要不出门,一天到晚都能听到哭声。
不过,如果孩子会说话,愿意跟你说她的问题,那么就好解决了,这个在我大侄女身上就可以看到效果。
还未上幼儿园前,在家里也总是哭哭哭,而且还经常打妹妹们,并且抢妹妹们的东西。
到了幼儿园后,在老师的教导下,她也学会照顾妹妹,也不再动手打妹妹。
但想要妹妹的东西,妹妹不肯给的话,她还是照抢不误。
不过总的来说,已经是很大进步了。
特别现在,你让她不要跟妹妹抢或者让她跟妹妹互相分享,她第一反应肯定是不愿意,但是长辈们说多几句,她也就愿意接受了。
包括她想要什么,她也会说自己要什么。
实在是急了哭了,长辈们只要说几句:有话好好说,不要哭。
她也就歇下来,老老实实说出自己的诉求。
从孩子身上,延伸到大人身上来,我发现有一句话,挺有效果:有话好好说。
昨天晚上我因为一些重要的事情,自己没了主意,想跟父母沟通一下,看看他们是何种想法。
一开始是我爸爸接的电话,他说你喜欢,你自己做主就好了。
然而电话挂了还不到2分钟,我爸爸就给我电话了,他刚出声叫我,我妈妈也在旁边,用她高亢的声音叫嚣着,很明显在表达她的不同意。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很反感又很厌恶,我真的不喜欢那些只会一味叫嚣丧失理智的人。
父母子女之间有什么话是不能好好沟通的吗?何况当时只是征询他们的意见,并没有说我一定要怎么做。
如果他们不同意,那我也就算了
。但是妈妈泼辣的态度和强硬的口气,还有一幅算旧账的姿势,让我霎时间很是无语。
于是我立马截止她继续说下去:有话就不能好好说吗?为什么你非得用这个口气说话?
妈妈当然还是用她一贯的作风说话,只是我爸爸怕惹火了我,连忙解释给我听,并且让我一定要听他的话。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听父母的话,也许我心里是希望有人能反对,所以需要一个坚定的声音来支持我,告诉我这个决定也是对的。
不过,经过这茬,我才意识到,不会好好说话、好好沟通的人,跟年龄是没有关系的。
一个人他想要让人信服和接受,不是依靠大点声,冷着脸就可以,而是要理智的说话,不要带任何情绪的沟通。
今天也有一个客户,因为一些小事情发微信给我,目的是指责和宣泄自己的不满。
如果我还是以前的我,也许就会一味的解释。
因为一个人当受到别人误解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解释,以为解释就可以让对方明白。
其实对方并不需要明白,他只关心他的利益所在。
如果你一味的解释只是为了让他妥协,哪怕最后他接受了,他也会从另外一方面去考虑进而安慰自己发怒不满的行为是对的。
表面上他接受了,实际上他还是认为你是错的。
碍于面子,他可能这次就算了,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或者一个地方不满意、失望的时候,他往往不是因为第一次就把这些全部否定了。
只有你不断地去碰触他的痛脚,他才会为之深深地记住。
同样道理,当问题发生的时候,你先听他说完所有的诉求,当你了解到他在为自己哪一部分的付出感到不公平和不满的时候。
首先,你要确定自己之前在沟通方面有没有误导他;第二,你要简明扼要地说明这些收费或者行为的合理性,并不存在欺骗和隐瞒;第三,你要给他出方案帮助他解决问题。
很多人并不在意花钱大小,但是他们在意这些钱花出去的合理性和价值。
如果你让他觉得这个钱花了也是没用的,那么哪怕是一丁点的小钱,他都会不满,即使他不表露出来,但并不表示他就是信服了。
所以,不要小看了沟通的重要性,也不要忘记了提醒他“有话好好说”。
只有把话说齐了,才能知道问题在哪里,进而解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