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时,我有一种如饥似渴的阅读欲望,这是由于共鸣与醍醐灌顶的感觉不断涌现。这些感觉,并非来自对作者的文学能力,而是来源于曾国藩的经历与修炼,是让我时有一种在茫茫大海漂泊已久、于黑暗当中看到了彼岸灯塔一样,出现的惊喜感与方向感。这并不夸张。读该书时,一种跃然纸上的力量促使我开始审视自己,我看到自己的弱点、缺点,以至看到平庸而无为的过去,及其原因,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清晰,同时从这种不断自省的过程中,我似乎找到了一些方向、方法与思想。这源于对曾国藩的认同(至少修炼方面),如果没有认同,就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共鸣。所以这本书对于我,与其是去了解曾国藩,不如说是通过曾国藩去了解自己,从而能在阅读当中获益良多。
道光二十二年,年仅三十岁的曾国藩为什么要学做“圣人”?相信这是很少人会考虑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是不需要深入去考虑,这仅是一个志向,正如很多人都有志向一样。我们要关注的是,曾国藩是如何修炼,一脚一脚走向“圣人”之路。首先,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他不懂什么“技巧”,什么“捷径”,只知道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他身上培养起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的精神。这种笨劲,体现了几个核心点:诚、强、勤、恒,这几个要求是曾国藩在立德、立功、立行的修炼上不断强调的。
诚:包括对自己与对他人的诚。对自己的诚实,就是承认自身的弱点与缺点,这样才能一个一个将其格掉。这需要通过不断对自身的所言所行所思进行自省,从曾国藩的日记与家书中,我们不断看到了各种自省,这实在是非常难得——我们现代的人岂敢这样明目张胆公开承认自己的弱点,曾国藩还能主动接受亲朋戚友的监督!待人接物之诚,在于真实不虚伪,宽厚大度,能原谅别人的过错。心诚则心顺,没有虚与委蛇、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自能心调气顺,站立得正,邪风不占。
强:普通人想要舒舒服服就做到“圣人”,那是不可能的,人天然有惰性,有些人意志力薄弱,做事要不拖延,要不半途而废,所以需要“自强”。在书中讲到以下几点,关于”强“,可谓醍醐灌顶:
所谓“强”,就是“以志帅气”,“勉强”自己。一个人疲惫不振,是“气”弱。因此应该以“志”也就是意志力来统帅自己,强令自己。曾国藩告诉曾国荃,人的一生不应该顺着自己的本性来,随波逐流,而应该逆着来,这样才能增长才干,成就事业。“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是毅也。”
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上立定脚跟,能依靠的只有“自强”二字。他说:“自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对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
曾国藩一生,每天都在战斗,每时都在战斗。他不光在与敌人战斗,更是在与自己战斗。与自己战斗的文法,就是”困知勉行”。他说:“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入处。
《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董子曰:“强勉学问,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起。”《中庸》所谓:“人一己百,人十己千。”
因此,要想克服自身的弱点与缺点,,要想成为”圣人”,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唯有强逼自己,尽百分之一百二十做到。
勤: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大规模高频次的练习才能获得本领。一万小时的学习理论也说明,本领是需要不断练习去累积的。曾国藩说:“吾辈读书大约失之笨拙,即当自安于拙,而以勤补之,以慎补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卖智,而所误更甚。”他认为自己是笨拙的,所以要以勤补拙,这里面没有什么套路,不能投机取巧,实实在在投入功夫。书中讲到,曾国藩一生反感懒散的生活态度。他认为人之在恶不过是意志消沉、苟且偷生、不求上进,生活上随便潦草,工作上马虎懒散。他说:“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又说,“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曾国藩认为,身体衰弱不是懒散的理由,相反,操劳工作正是战胜衰疲、振作精神的最好办法。
恒:正如书中所讲,普通人自我完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是停顿和倒退。我们往往努力一段时间,就精疲力竭,废然放弃。过了许久,始能积起心理能量重新开始。如此反复多次,进步始终不多。而曾国藩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曾国潘一生不断强调恒之重要性。他说:“有恒为作为圣之基”。
“诚、强、勤”若仅在一时,那就是三分钟热度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没有任何意义,事实是这也是不少现代人经常出现的弱点,包括我自身也一样。我下定决心做一件事,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因各种原因放弃,以至到头来一事无成。所以做事讲求“有恒”是多么的重要,践行终身才是真正的难。
曾国藩是要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这是系统的修炼,对己、人、事,对家族、事业、社会都需要面面俱到,曾国藩的方法就是”研几”,就是严肃郑重地对待细节。从细节抓起,在细节中贯彻自己的认识,慢慢才能建立完整庞大的系统,做到真正的“内圣外王”。没有“研几”的精神,很多毛病就会忽略,那修身就没有意义。
除了以上曾国藩的诚、强、勤、恒,曾国藩的“知行合一”也让我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再次印证我的想法:没有大起在落的人生,是不会领悟到知行合一,即使能领悟,也无法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曾国藩在咸丰八年在家一反思后,终于知道自己在官场上到处碰壁的原因: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所以与官场格格不入。正如书中所讲,“曾国藩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者,以其善下之”。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那些他以前所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地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所以,反思后的曾国藩变得圆通了,为了大志,初心不变,设身处地而变,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