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猫叔在知识星球分享这么一个故事:
昨天他在讲课快结束的时候约了个车,没想到临时出了状况,需要继续交流,于是就主动发信息让师傅稍微等了一会,并两次说要给他加钱,第一次说加20,第二次说加60。
等到真要走的时候,又让团队成员拿了一袋水果去酒店楼下送给司机师傅,最后大约耽搁了大概1个小时,于是他上车的时候立马表达了表达了歉意和感谢,并给师傅转了100元。师傅不仅没有不高兴,还对他特别客气。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前几天的一次类似经历。一次打车去亲戚家,加上小孩子人数就超载了一个人,我们又不想分两辆车坐,于是滴滴打车的时候我就提前跟师傅说了这个情况,并主动说要给他加10块钱,他愉快的答应了,于是我们很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当时在饭桌上其他亲戚还诧异我们怎么能超载,说她上次来我家的时候也遇到这种情况,一次司机死活不让超载,说是有严格规定,他们只好让一个人骑自行车回去。还有一次司机勉强让他们上车,可是在车上骂骂咧咧,行程闹得一点都不愉快。
很多人以为谈钱伤“感情”,其实很多事情用钱反而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所以说,能用钱解决的歉意尽量用钱解决,这对陌生人来说,才代表了是足够的诚意。
绝大多数人在犯错之后,只用嘴道歉。只有少数人在发现自己不小心犯错之后,马上用行动道歉。这样的人,遇到一个就要珍惜一个。——《财富自由之路》
崇尚“金钱至上”的背后,其实是规则至上,大家有理有据,自愿交易,谁也不能利用一群人的舆论和道德,去强迫另一群人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一个文明社会理应如此。
人们为稀缺资源而竞争是与生俱来的,与喜不喜欢无关,不管有没有价格,配置都会进行。通过市场价格的竞争不会产生敌意,而不通过价格的时候,就是通过排队、寻租等方式,反而有更大的资源浪费。——《经济学的思维》
就像很多专家号也是一样,最好的专家就该给出价最高的人,而不是什么感冒发烧都可以通过排队看得上,反而耽误其他更紧急的、愿意出更多钱的病人的病情。
每天分享一个我正在学习并觉得有用的认知或例子,欢迎关注。如果今天这个认知或例子对你有启发,欢迎给我点赞或转发。
今天是公众号日更的第124天/1000天,早起第1310天,最近正在阅读《创新的起源》,很多理念来自《富足人生社群》课程的复述,欢迎加入一起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