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绿绘振兴:林业人当奏响乡村振兴"三重奏"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描摹了新蓝图。林业人当在这幅波澜壮阔的振兴蓝图中,既当好生态屏障的守护者,更演绎绿色经济的主力军。面对新征程新形势,在这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林业人当拿好新命题,多位思考,系统布局,奏响生态绿色基底下的林业发展蓝图“三重奏”,在绿意盎然中书写振兴华章。

      以绿筑基,保障生态网络"防护林"韧性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关键所在。林业人要当好"生态卫士",要把握重点区域实施精准造林,构建"带、网、片"结合的立体防护体系,落实造绿;要严厉打击盗伐、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持续推进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落实护绿;要切实维护管理绿色资源,增加景观带、景观公园特色绿景,提升既绿又美品质,落实爱绿。以此才能培育出具有韧性的生态绿,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不动产"。

      以绿兴业,打造产业融合"聚宝瓶"布局

      林业经济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林业人要培育"林下经济+"的新业态,要抓牢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加工及森林景观利用等多种模式,推动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要加强产业融合,将林下经济与旅游、康养、文化等产业结合,形成“林下种植养殖—产品加工—销售服务—休闲旅游”的完整产业链;要注重培育林业龙头企业,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实现规模化发展。以此打造出“林业聚宝”致富布局,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增值股”。

      以绿铸魂,激活理念认知"思想潮"传承

      乡土文化振兴需要绿色底蕴的滋养。林业人要深度融合绿色生态理念和乡土文化,要深入挖掘乡土文化中生态保护的智慧,如古树保护、森林康养、生态露营等,推进其积极融入现代林业实践中;要注重充分弘扬群众发展绿色生态“主人翁”意识,充分践行群众主体作用;要打造生态文化教育基地,通过生态旅游、科普宣传等方式,增强社会公众对绿色生态的认知与认同。以此才能营造贯彻绿色生态理念的浓厚氛围,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库”。

      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新时代林业人肩负着绿色使命与振兴重任,当以《规划》为行动纲领,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关键期,以蓬勃生机,盎然斗志,在守绿护绿中厚植发展根基,在点绿成金中释放生态红利,在传绿育美中赓续文化根脉,让乡村振兴主战场不断续写"塞罕坝精神",谱写新时代的"林业答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