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城以南hong
太阳晒得人发懒,刚想喘口气,学校工作群的消息就滴答滴答响个不停——假期里得帮学校转发招生宣传朋友圈,早九点一次,下午三点一次,每日必行,雷打不动。
任务下得清楚明白:每日两次,早九点与下午三点,准时准点。内容自有人备好,只需点开,复制文案,配上那九宫格宣传图,手指一动便发出去。发完还须截图,依着固定格式,姓名、日期、时间写得清楚,再发回工作群才算数。那群里消息如流水,一个接一个的截图,整整齐齐排下去,像是无声的催促。
起初几日,手机闹钟便添了两个新时刻——与清晨吃药、晚间散步的闹钟并列排着。铃声一响,无论手头忙着煮饭、洗衣,还是照看孩子,都得立即停下,摸出手机,机械地点开、复制、粘贴、发送、截图、上传。三伏天的太阳正烈,有时汗水蒙了眼,指尖也沾着水汽,屏幕上的字迹都模糊了。
过了几日,群里忽地贴出通报文件,白纸黑字,列着几位老师的名字——皆因某天某次忘了转发。文件说得明白:未按时完成者,名单将报至学校存档。这通报一贴,群里瞬时静了,无人说话,无人议论,只有后续的截图上传得更快了些。
任务于是成了日子的一部分。九点,三点,闹钟如约响起,便低头划开手机,复制粘贴。有时窗外蝉鸣正盛,有时灶上炖的汤咕嘟冒泡,有时孩子正缠着讲书……铃声一响,那些声音便都退后了,只剩下指尖在屏幕上的轻点滑动。招生宣传图上的笑脸学生,在朋友圈里日复一日地站着,像是某种沉默的刻度,标记着我们被切割开来的假期光阴。
铃声又响,九点到了。手机屏幕幽幽亮起,映着我模糊的脸——那通知如约而至,无声地躺在那里,等着我再次伸出手指。
当日常被铃声切碎,重复的指尖运动便代替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