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街头巷尾】
先扯两句闲篇儿。
过去北京的餐馆有的叫酒楼,比如八大楼。有的叫饭庄,或者叫XX堂,还有叫XX居的。这里面有什么区别吗?
真有区别。
一般来讲 ,饭庄是指规模较大的饭馆。徐珂《清稗类钞·饮食·京师宴会之肴馔》中说:“光绪己丑、庚寅间,京官宴会,必假座於饭庄。饭庄者,大酒楼之别称也。”珍妃的侄孙、台湾专栏作家唐鲁孙说的更详细。据他说,老北京凡是叫XX堂(有名的如会贤堂、聚贤堂、同和堂等等)的饭庄,都有很大的院落 ,设有小型戏台,可以同时摆开上百桌酒席,并且边吃饭边观赏戏曲。因此,这些饭庄一般不接待散客 ,主要是承办达官贵人们的酒席宴筵。
不用说,各饭庄都有自己的招牌菜,但更重要的是开饭庄必须有能承办大型宴会的能力。无论客人有什么要求,您能圆圆满满办下来,办好了,那就是本事。据说,民国期间直鲁大战,张宗昌打败冯玉祥。打了胜仗,张大帅一高兴,要在南口宴请部下,犒赏三军,预计1000桌到1500桌。这单活一开始没人敢干,后来 ,让京城的忠信堂接下来了。他们借来几千上万套盘子碗筷,用大车拉到南口,就地搭大棚支大锅 ,愣是开了上千桌酒席,让那些子弹缝里钻出来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丘八们吃的心满意足。结果不仅是赚了一笔大洋,饭庄的招牌也戳住了。
闲篇儿打住 ,言归正传。
对普通人而言 ,不要说饭庄,一般的酒楼也难得一去。除了在家吃饭,经常光顾的只是街头巷尾的小馆子小饭摊儿。
先说小饭馆。
所谓小饭馆 ,一般就是一两间门脸儿,前堂后灶,三五张桌子。普通的家常菜,米饭馒头面条烙饼。菜品虽然不多,但必须有热炒有凉菜。而且,白酒啤酒都得备齐了。如此,客人来了能够称心如意。那时候,这样的小饭馆基本上是公私合营的(有点独家手艺老味道)或者是国营的(服务差点儿) ,遍布街头巷尾,总体数量不多,却也聊胜于无。直到80年代初,北京有了第一家私营餐馆。陆陆续续,又有回城知青、下岗工人开的小饭馆,这应该是后话了。
老北京还有一种小馆子叫“二荤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据民俗专家说,这种小饭馆经营品种少,只有几样菜,用料就是肉、下水两种,所以叫“二荤铺”。另外它还有一个特点是允许客人自带食材,代客加工,收一点手工费。总之,虽然简陋 ,但服务周到,因此受到普通人的欢迎。
后来,这类小饭馆不再代客加工了,也没有什么热炒菜,以供应凉菜熟食酒水为主,同时有炒饼烩面等主食。我记得宣武门外路西有这么一家小馆子,每天晚上饭点儿时有不少人光顾,多数是熟人回头客,每人要点小菜,或者到门口买点煮花生、粉肠,喝着聊着,也是一景。80年代后期,这家小馆子就没了。
那时候还有一些特色小馆子,比如西四包子铺,首都影院东侧的山西刀削面馆,前门廊坊二条的爆肚冯,等等。
小饭馆之外,更多是小饭摊儿,以及走街串巷卖吃食的游商。
(此画描绘的是那时候的街头饭摊儿)
小饭摊儿一般就是在街头巷尾临时摆摊营业,一个老板兼伙计(也有添个帮手的),一灶一锅,三两张矮桌,几个小板凳。卖的东西主要是馄饨、炒肝儿、卤煮火烧、炸豆腐汤,等等。据说,民国时期北京街头有一种卖“瞪眼儿食”的小摊儿。那玩意儿就是一锅卤汤,吃客交几枚铜子儿,摊主往锅里扔一些肺头、肉皮、冻豆腐、萝卜块,偶尔也有点儿猪头肉。交了钱的客人(可能几位同时)一手拿着窝头,一手拿着筷子自己从锅里捞,捞的时候眼睛睁圆了瞪大了,挑实惠的。如果捞上来的净是肉皮、萝卜,只能自认倒霉。不过,这东西只是听说,没见过。
我印象比较深的小饭摊儿,是60年代文革之前,西四新华书店往西,一个卖牛油大饼的。那大饼直径两尺,半寸厚,不知道是用的油好还是烙的功夫好,反正是香气四溢,十分诱人。黄昏时分,那家摊儿前总是有下班的放学的路过的各种人排队。
70年代末80年代初,小商小贩渐渐多了起来。我家附近一条街上有了一个馄饨摊儿,很奇怪在什么东西都凭票的时候,那人通过什么方式弄到的材料?但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那馄饨味道好极了。据说,关键在那碗汤,那是用鸡骨头猪骨头熬出来的。有了那汤,馄饨馅究竟如何好像不太在意了。
至于说游商,就是走街串巷的小商贩,最常见的是卖烤白薯的、卖冰糖葫芦的和推着小车卖冰棍儿的。偶尔,能看到一辆装着玻璃柜的小车,玻璃柜里或者是切糕、驴打滚儿,或者是豆面糖、酥糖、关东糖一类的糖果。当然,到了夏天,卖西瓜香瓜的小贩也能看到。这些游商是完全自发出来做买卖的?或者是有街道、生产队的介绍信得到允许的?说不清楚。印象中,一直到文革开始,还能看到他们。中间隔了几年,好像他们销声匿迹了。但78年之后,他们很快就又出现了。其生命力真是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