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看到这个题目来自于张德芬的书,我是谁,来自哪里?我们去除外在包装下的是什么?
后来接触深层沟通,了解到通过沟通回溯发现人类很多来自于宇宙不同的星球,水锐星,于是也就有一批仰望星空找不到回家的人。
而我,在这个城市也倍感孤独。
出生时我是女儿,被当作儿子养,剪着小平头,满地打着赤脚跑。
然后是学生,妻子,儿媳,母亲。而这一切都是社会给予我们的身份与名头。当我在2011年辞去了十几年的工作,回来照顾孩子时,我发现我什么都不是?
及至后来孩子摔伤住院,我连母亲的身份都要滑落,因为自己的不够好心态,使我一直处在自责在,得怪自己当初没有照顾好孩子,没有做好母亲的这个角色。
当所有的不实的身份坍塌时,我惶恐,我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干什么?至于怎么做更是举步维艰。
在那样的两年,我经历了一个行尸走肉般的700多天,内在如空壳一般,我拼命想去抓取一些东西,想要去认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一切美好和和谐都离我很远。
在那个与内在没有链接的日子,寂寞孤独,无力感如荒草般狂长。第一本接触的书就是张德芬的书,那个被读解后的狂喜,于是我开始沉浸于书籍,《拥抱内在的小孩》《踏上心灵幽径》《与神对话》《阿纳斯塔夏》《当下的力量》~~购书路和学习旅程的开启,也给我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
我开始看到自己内在的小孩,被妈妈放在家里的惶恐,被父亲罚跪时的叛逆,初中毕业时被要求复读的无奈,一次次没有选择,只有被选择,被强化深度催眠的观念,这一切都成为我成长期,成人期的指南针,而且无意识的创造着我的人生。
破茧成丝,不再外求,用心去与自己链接,拥抱自己内在的小孩,看到他的孤独无奈,惶恐,寂寞,陪伴他,一次次经历那些过往的“伤痕”,也允许他去尝试吃很多包装过的垃圾食品,不去限制,而只是允许~~~当恐惧离开,限制放下,所有的爱开始流出流进,我成为爱的载体。
我不再去追寻我是谁?我明白我就是一个存在体,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扮演各种角色~母亲女儿妻子儿媳,只是扮演而已,经历我们生生世世没有完成的课题,也许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一切也只是经历而已!
活着真好!呼与吸是存在也是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