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这是查理芒格在他的《穷查理宝典》里不停提到的一个观点。大家平常生活中肯定会碰到一些让人头疼的难题,看起来好像无法完成,那么大家后来是如何解决的呢?今天也是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看起来简单,但是十分有效的思维方式。
人的本能是线性思维,总是不自觉地会把事情排列成因果关系。我们在平常工作学习中的想法,总是该这样努力一点、那样努力一点,最后结果一定会更好。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光凭借着努力就能够成功地话,那成功这个话题也不会像今天这样被炒得火热。
M是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前两天他来我家里玩,他的一番言论让我立刻联想到了这个思维模型。朋友M有些内向,不太敢和女孩子说话,一起出去玩如果有女生在旁边的话他就非常不自在,话更是少了许多,更别说和女孩交谈了,大家看到他脸红的样子就经常拿他开玩笑。M自己也很是苦恼,后来他在网上各种找资料进行学习,什么《撩妹宝典》,他从来不会放过,我们都说他没戏。M不服气,为了提高与人交谈的能力,他做了大把的功课,逆向思考,把最终目标分解成了27个不同的细分量化子目标,例如:语言表达能力、换位思考能力、赞扬别人的能力、同理心、幽默……等等。为了能有话说,提高找话题能力,他提前在笔记本上写下了100多种话题,在心里提前进行彩排。听到这里,我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内心只有牛X”两个字,感叹道,照他这样下去,如果没有效果那才是见真了鬼。
果然不负众望,他真的通过这样的方法很快提升了自信。我也深受启发,这不就是芒格的总是反过来想吗,目标是提升交谈能力,从结果出发,反观自身的不足,将目标进行细化,像车间流水线分工作业一样,把问题分解成一个个细小可行动的种类,然后从每一个可量化的步骤内进行反复练习。到最后,一个让人头大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可行。
在日常学生活习中这个思维模型也能为我们带来很多好处,有时苦于一项成绩难以提高,又或者是学习一项很难的技术,我们总是可以站在最终目标处反观自身,检查自己这个木桶的短板到底在哪,进行专项强化练习,让进步变得可以量化,更易于掌握。不至于每次碰到难题,都会有一种难以下手的感觉。这就是“总是反过来想”思维模型,希望给大家带来的好处不止于“撩妹”“撩汉”,更能在生活中帮助到你~
齐帆齐微课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