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么一个问题,你说什么使人幸福?我对此是有过思考的,也有一点想法。不过在说出这个想法前,我想问两个问题:
自由是不是就好?奴隶是不是就不好?
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呢?因为我觉得自由也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如果没有的话,其实做奴隶未必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当然,你可能会觉得我说的是“歪理邪说”。
其实不然。我们基因里烙印着奴性,这是我们的生存优势。作为群居动物,天然需要“集体”,天性盲目崇拜强者,特立独行的话很难在那种严苛的生存环境中活下来,自然也不会有后代。
万维钢老师说:“精英注重个人选择和自由,而普通人认为别人应该和自己一样。”熊逸老师说得更直接:“精英注重个人选择和自由,而普通人喜欢很有限的个人选择和很有限的自由。”我们都想成为精英,但是,用脆弱的理性去抗拒强悍的本能,是很辛苦的,能坚持下来的人注定不会很多。
所以,给自己找个主子当靠山,虽然可能没什么自由,但能带来安全感啊,遇到什么困难,要自己去面对,有什么选择,要自己去做决定,这多麻烦,多痛苦,多累啊,直接让主子替自己解决,这多轻松,多省事,多愉快啊。而且,我们又不一定非要与人为奴,我们完全可以做神的奴仆,做社群的奴仆,做国家的奴仆嘛。 ^_^
回到自由。我们平时所谓的自由,大概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如果这就是自由的话,那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大概就像是开了作弊码玩电子游戏,一开始你会觉得很爽,但很快你就会觉得没意思,剩下的只是无尽的空虚。
为什么说自律才有自由?正因为有了约束,有了限制,我们才能感受到自由。而且,通过一些限制,比如我说早上六点起就六点起,我说今天要在家写作就在家写作,久而久之,你会有一种自主的感觉,你对自己有一种掌控感,你会更加自信。
另外,我们常常认为,选择越多越自由。可实际上呢,反倒会,选择越多越纠结,选择越多越茫然,选择越多越痛苦。
因为,第一,选择太多,你很容易“挑花了眼”,你会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最后根本不知道选什么好,这时幸福度反而会下降。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包括我,出门前会考虑穿什么衣服,比如这个和那个不搭啊,那个和这个不搭啊,再比如,这双鞋子昨天穿过了,不能连续两天重样啊,等等等等。如果有主子,规定我们每天只能这么穿,那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了。^_^
第二呢,有理论说,其实我们每做一次都会消耗一点意志力,结果我们选来选去,什么都还没干呢,就把自己搞得身心疲倦了,这很难说有什么幸福可言。
现在,回到开头那个问题。我觉得,能做选择,使人幸福。我的理由是:
这意味着你知道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任你选择千千万,我“弱水三千,只饮一瓢”;任你机会满天飞,不好意思,在我能力圈之外,跟我无关,我不要。我知道什么对我有价值,我知道我的方向是什么,你诱惑再大,不好意思,我不追求。
第二呢,就像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所言: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所以,这还意味着你知道你永远都有选择的自由和勇气。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你都不会懦弱,纠结和迟疑。
最后,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