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款款走过去了,与日渐凉,大三一天天临近。我不知道是该期盼还是该躲闪,因为就业压力和那暧昧不清的宿舍关系。
一直以来我所秉持的态度就是“无所谓”,谁与谁交好、谁与谁交恶,都无关乎我自己的生活,其实本来也是如此。所以我依然秉持高中就养成的我行我素。
在最初就厌倦了这种最易存在于女孩之间的矛盾,我所表现出的也都是不关心,所以导致和我一起上课的小伙伴对我的疏离,可是何必如此,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为什么要有束缚和捆绑。
缘来便相处,缘尽便舍离,何况我们的缘分尚且不到三年,没必要硬生生看的那么重要。在大一我发现命运分配给我的这几个大学室友不算适合我,我们不属于志同道合人。
大家都很“主流”,热播剧、新上映的电影、最潮的明星绯闻,足以组成她们每天的谈资,那些媒体炒作出来的无脑八卦足以让一票女孩兴奋不已。而我,抱歉,我从不追热剧、侃明星,因为我实在提不起兴趣。
自然而然我们便逐日没有话题可聊,而那些学校生活的日常琐碎,又尤其无趣,既然如此,那就去找自己喜欢的啊,去和自己喜欢的朋友交流。
如此一来,省图书馆便成了我的第二个教室,没课的时候便邀上同样喜欢读书的同学去省图待一下午,交流各自喜欢的书,发现彼此的书单几乎雷同的狂喜,是什么都不能代替的。可是为什么总会有人因为我交往其他小伙伴而不愉快呢?
那个至今让我无语的画面久久忘不了,甚至有点滑稽。那次下午没课,适逢下雨,于是大家都在宿舍玩,玩什么?当然是刷手机。大致无非是那些娱乐新闻和无脑电视剧。我依然在我的位置看书,看的大概是三毛的某本散文集吧,一个小时后戏剧性的画面出现了。
那个经常和我一起上课的室友,揶揄道“咋还看书呐?这么爱学习啊!”口气里的讽刺是个人都能听出来。我象征性的回了一句,然后继续做笔记。然后她实在不知道做什么了,抽出一本高数在那计算,还一副全情投入的样子,在那之前貌似她已经刷了三个小时手机。
可笑的是,我们大二开始便再也没有高数课,这样做是为了和我比个上下吗?可是大家本就爱好不同,你不喜欢读这些书,那就做自己喜欢的啊,难道真的看我读这些书,她嫉妒?但愿不是这样。
在那之前有一次她看到我书架上的课外书又多了,便走过来借,说道“我倒要看看你整天都读些什么。”语气里有着我不敢细细感受的东西。
事实证明她根本读不下去那些书,那本散文在她那放了俩月,根本没翻几页,而她连作者简贞是谁都不知道。此后我便不再在宿舍看书,因为我真的不知道那些来自各个角落的眼神里藏着什么,我真怕。
值得我们花费心思的事情那么多,实在不值得为诸多无价值的事而耗费心力。那些极其烧脑的问题和矛盾,仔细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难道不是吗?我们选择自己认为舒服的状态有错吗?
说道和室友的那些小事,貌似也要提一下那个让大多数室友都颇反感的人,不想赘述那个室友的种种行为,总之就是不断刷新人们的三观、不断扩充大家的承受力。
或许我也被谈论过,可是我自认为人畜无害,偶尔会自己一个人去做事,没有合群,但没有伤害别人。可是那位被吐槽了一年多的室友,的确称得上极品。
能够确定的是在我毕业后的生活里,不会有她的出现,因为我们本就来自不同的世界,将来更不会有交集。只是难免会为那时被折磨到发疯的我们道一声叹——真是委屈了。
那些不足以写进里程的小经历,也就不足以纠结。暑假漫长,可还是马上到了尾声,我和去年一样依然选择和一群小孩子度过这两个月,被称作老师的感觉,一如既往的奇妙。
这种看似憋闷的日子,我奇迹般的看完了三本书,虽然浅薄不足以领略前辈所阐释的全部道义,但就算笨拙如此,我还是写了读书笔记,有时像绝句一样短促,可终究是好过让流云白白飞逝。
在我看来,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能不勉强自己,便是最大的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