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四中。这个学校以艰苦著称,都说农村的孩子能吃苦,一个班上平均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都来自农村,能吃苦的孩子都说苦的学校可不就是很苦。但是这么艰苦,怎么还有那么多家长和学生争相来这所学校呢?据说张烨那一届的四中已经是全县中考十连冠了。
在这个学校里的学生有两个主旋律,其一是学习,其二是吃苦。那时候几乎很少听到班级里有打架斗殴的学生,也很少听说有谈恋爱的学生,正执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年纪,讲真,这里的学风太纯正了。
先说学习吧,张烨的同寝室的童刚强早上五六点就起床去晨读了。开始时,张烨觉得童刚强太夸张了,还有些纳闷,大冬天的,这么早就去看书,教室里也没有灯光啊。终于有一次,他来了冲动,头一天晚上跟童刚强打了招呼,让他早起时喊自己一下。
第二天五点半,张烨努力地睁开眼睛,然后起床跟着童强强去早读了。出了宿舍门,看着天边好像还挂着星星,虽然穿着羽绒服,可外面还是寒气逼人。跟着童刚强身后来到了食堂后面的厕所旁边,这里的灯夜里是不息的。真的是长见识了,这比传说的凿壁偷光还传奇,并且他们不是先到的,隔壁班的学霸已经在那里背开政治了。这一天白天老师讲课时,他的眼睛老是睁不开,尤其是到了下午第一节历史课,美女老师的那头长长的卷发对他似乎没了往日的吸引力,不是同桌江夏拍了他一下,他就睡着了。
体验过这一次早起晨读之后,张烨再也没有那么早起床过,而是更加珍惜白天的时间。
以前中午吃饭加上散步差不多二三十分钟,现在他很多时候十分钟就搞定了。
有一次他午饭后,在回教室的路上,遇到了同桌江夏,哇,她的一头短发居然都结冰了,不用说,肯定是为了节省时间,洗了头发没等着干,就急着回教室了。
再来说吃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了,学校里还有自己的几十亩自留地,农耕季节来了,我们除了学习还要帮着耕收。不要多想,丰收的粮食跟我们学生没有关系。学校里的伙食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兑换粮票去食堂打饭的,每个周日的晚上每个班级会统计好下个周的伙食,然后上交粮票,从周一开始就去食堂打饭。都是男生负责去食堂里面打出来,然后分给女生。说是打饭,其实主要是去打馒头和玉米粥,是没有炒菜的,于是学生每个周回家就会在家里准备好一周的菜,一般周一的菜是最新鲜的,第二天开始就吃各式各样的咸菜了,那时候家长们给准备的咸菜五花八门,什么都能腌,有腌黄瓜,腌豆角还有腌芹菜,还有辣椒酱炒鸡蛋,这些平时在家不怎么吃的咸菜,在学校里特受欢迎。当然,如果不嫌费时间,有多余的钱的话,还可以去学校外面街上买早点,点个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