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内卷”?

最近有一个词很火:

内卷。

内卷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在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互相倾轧之意。

举个例子:

一开始大家都不补课,考清华需要650分,排名前十的人能上。

然后有一个人去补课了,其他人为了不落后,也跟着去补课了。

最后大家的排名还是没变,但是分数线提高到了700分了,而能上清华的还是只有排名前十的那些人。

这就是内卷,资源有限指的就是“招生名额”,竞争变大就是“有人主动去补课”,可是“能上清华的人还是那些,分数线却变高了,而且大家都额外花了时间和金钱补课”,这就是内卷导致的结果。

这是内部竞争的例子,内卷不仅如此,再举一个例子:

某车厂出了一款新车,因为新车产量少,所以要提现车得加钱,不然就得排队等,如果这款车口碑很好,就会造成一种内卷的现象,越想先提到车的人就会加更多的钱去买。

最后就会造一种结果,排队的人如果想买到车,也会多掏一些钱。

内卷化越严重,同行或者抱有同样目的的人,就会越来越仇视对手,竞争也会越来越严重。

都说“商场如战场”,同行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是“你死我亡”。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市场很大,需求点很多,只要你满足不同的需求点,在生态位中错位发展,都会得到不错的发展。

关键在于形成差异化。

如何打破内卷化?

聚焦行成差异化,不断深耕细作。

内卷并不是什么恐怖的现象,它只是预示着一个事物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出现了停滞的现象。

就好比全国到处都种苹果,势必造成卖苹果的内卷。可以另辟蹊径去种其他水果,或者种差异化苹果,别人都种富士苹果,你去种国光苹果。

本来内卷是一个高大上的名词,现在却被说成了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请别忘了,大道至简,本质的东西总是朴实无华的。

有的人会说,道理都懂,可是就是内心不愿意去做差异化,怎么办?

这是思维逻辑的问题,内卷即意味着竞争变大,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都认为“同行是冤家”,所以呢,如果不存在竞争反倒不踏实了。

这种逻辑错误会造成认知误区。

正确的逻辑是,别人赚的钱并不会影响我们赚钱,别人成功也并不会影响我们成功,都说资源有限,有限的不是资源而是思维。

如何具有这种思维,还需要一种心态。

《道德经》说: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意思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拥有这种心态,你才能不被动地陷入内卷中,你才能不局限于狭隘的思想,你才能去除从众心理,你才能更加聚焦,你才能行成差异化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大道本来是很宽广的,可是人们就喜欢捷径。

为什么非要扎堆一起内卷呢?独木桥就真的这么好吗?

内心的观念变了,思维变了,“路”就出现了。

道理说明白了,关键在于行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