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之对价值观引导的再思考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是写一篇童话故事。在批改作文时读到了一个女生自编的童话故事,大意是:在一个国家,国王和王后生活在一起。王后发现国王治理国家的能力不行,就伙同自己的情夫把国王赶下了台,让自己的这个情夫坐上了王位。后来王后发现自己扶上来的国王胡作非为,就在一天晚上,把一根铁钉订到了他的头顶,杀死了他,然后又把前国王扶上了宝座。他们幸福的生活中在一起。

读完这个故事,我毛骨悚然。这都是在哪儿看到过的情节呀?这个孩子到底看过什么样的新闻,读过什么样的书?价值观能够这样的扭曲。我的脑海中出现了各种有类似情节的社会新闻。我赶紧往后翻看了其他学生的作文,好在,有这样扭曲情节的真的是少数。

跟女儿讨论起这个话题,她说:“不过是一个故事而已,你怎么可以用这个故事来判定一个人的价值观!你也得看到这个女孩儿最后还是让坏人得到了惩罚,虽然手段残忍了点,但价值观还是有正确导向的。别小题大做!”

真的是小题大做吗?

有这样的结尾可能跟我在写作前的要求有关。在学完了一单元的童话故事后,把这个单元的故事放一起对比,大家发现了童话的特点,结尾必然是正义战胜邪恶,主人公历经波折安然回到温暖的家,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是读者的特点决定的,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美好的愿望。所以要求学生们编写的童话故事的结尾,得符合童话的特点,得有读者意识。

这个故事中坏人到底是谁?是那个王后呀!她得到惩罚了没?没有!我们用创作中的代入感来分析,故事中代入感最强的应该是王后,她最可能是作者的代言人。那么王后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正是作者处理问题方式的直接体现。这引起了我对语文教学中价值观引导的再思考。

在办公室曾经和同事们探讨过价值观引导的问题。那是在教学《金奖章》这一课时,故事的结尾是默默为大家做出贡献的乌鸦得到了金奖章,得到了大家的尊重。与之相对比的是善于阿谀奉承的喜鹊,爱听奉承话的鸟王孔雀,爱用武力争夺的老鹰,善于摆功劳的百灵鸟……上完课,办公室里开始了一场辩论:传递这样的价值观对不对,到底该传递给学生们什么样的价值观?书中是默默奉献者得到奖章赢得尊重,但现实生活中却是阿谀逢迎者得到好处。学生所受到的影响不仅是来自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家长和社会,不是一直有说“5+2=0”的感叹吗?我们这样教,是要学生和家长嘲笑教师们的“愚蠢”,还是要教出一群表里不一的人?是要坚持传递书中连自己都质疑的思想还是教给学生现实一点的生存技能?也曾经听不少家长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培养自己的孩子各种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好似培养了一只绵羊,但社会却是个狼窝,当我把孩子放入社会时,我觉得是把一只羊放入了狼群,难道非要等到孩子吃了亏后再去领悟吗?我们该怎么培养孩子?

大家议论纷纷,但莫衷一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偶然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标题的怀旧感吸引了我。不知不觉中在闭馆前就看完这本不仅仅具有怀旧感的文学作品。沈从文、胡也...
    禾木_阅读 283评论 0 1
  • 『叮! 作为一个人,得有自己的原则,清楚的底线,以及明确的规矩,我相信这些都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活着的质量。 就像不...
    绵花不白阅读 195评论 0 0
  • 为什么要学习知识管理? 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依旧过不好一生,因为大多数人都掉进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我们读了很多书,...
    佟掌柜敲黑板阅读 368评论 0 0
  • 大家早安、午安、晚安,上一篇学习了一些常见线性回归算法的核心思想以及简单的编程实现,本文主要是了解一些scikit...
    keepStriving阅读 4,930评论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