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有教养的人,但今天读罗老师的《弟子规说什么》的时候,我改变了这个看法。如果用弟子规来反观自身的一言一行,发现自己有很多东西完全没有意识到,更别说做到了。有几点印象特别深刻的收获,我先记录在这里,除规范自身言行外,还防止日后忘记。
一、你所做的一切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道”的内涵之一,就是世界是一个整体,你坦然从容地发出善的信息,为众生做事,最后都会回馈到你身上;做得越多,你自己会越幸福。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讲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道理。
作者举了稻盛和夫的例子,稻盛合夫白手起家,创建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就是因为他有“敬天爱人,无我利他”的观念。为公司全体员工奋斗,现在他的公司日益壮大,养活了更多的员工家庭,员工的收入也日益增加,这是功德,而他自己,也成长为日本“经营之圣”。原因是因为世界是一体的,你为大家做事,最终世界也会回馈给你的。
我们人生发展成长的过程,其实都是努力去除自私,为大家做事的过程。而我自己跟本没有做到,仅仅只是在我的家庭中,对家庭的付出,都是远远不够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先生比我付出得更多,经常是他包揽了家里的大小事务,包括买菜,做饭,洗碗,打扫,而我经常是坐着看书(我只爱做这一件事)想到这里就觉得很惭愧,认为自己对家庭的付出不够。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原因是自私,任何事情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没有考虑到家人的立场,特别是我先生,他为家里承担了很多,除了肩负起家里的经济重任之外,还承担了家里那么多的事务,而我只能在心里感激,也许这就是一直以来内心觉得不那么幸福的原因。所以对家人以及对周围人,要尽自己的力量做事情,我打算去掉自私,从小事所起。
二、人生大格局,从敬开始。
“敬”的能力的培养,是提升人生修养的一大途径。当一个人意识这个世界是一体的,谁也不能离开谁单独存在。自己的存在一直依赖着周围一切人,一切事物,与周围的世界紧密相连的时候,心中才能真正升起“敬”的感情,会对这个世界,对周围所处事物产生敬意。有了敬,才能更好地做到谦虚,谨慎和包容。这是道的层面对世界的看法,我们与周围世界密不可分,浑然一体。我们的生存,有赖于整个世界,我们必须心存敬意。
生活中有些人,凡是喜欢挑剔指责,喜欢看别人的缺点。我有时也这样,究其原因是自己对周围的人和事都缺乏尊敬之心,常常站在至高点看人,觉得别人都不如我,认为别人都是废物,这样想问题自然毫无敬之心,也不会快乐地对待他人。
以上两点是我应当去认真修练的人生课题。写在这里,以字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