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有风险,择偶须谨慎!
文/婉兮
嫁给王宝强,马蓉应该多少是有些委屈的。
眼前的这个男人,不高、不帅,富是富的,却也算不上家财万贯,但以她当时的身份背景和阅历来说,这大概已经是她能遇到的,最大的钻石王老五了。
在一部分人眼里,婚姻不外乎一种交易,用年轻美貌换取功名利禄,听起来不堪,做起来却划算得很。只是心里总会有些无法宣之于口的心不甘情不愿,慢慢地发酵在时光里,一不小心,就形成祸患。
另一方面,王宝强在马蓉面前肯定也是自卑的。
我看过一个不知是否可靠的八卦说马蓉在北京实习时,遇到王宝强来录节目便主动表白,当时王宝强脖子都红了,一幅茫然无措而又欣喜交加的模样。
我估计,在马蓉之前,王宝强没有正式谈过恋爱。
出身农村的贫寒少年,凭着机遇和实打实的汗水与热血,才一步步走到人前。爱情对于他来说不啻于一件奢侈品,有了是锦上添花,没有,生活也不至于一落千丈。
就在这时,马蓉来了。
大学生、校花,马蓉身上的标签对王宝强来说是个巨大的吸引和诱惑。发财成家抱得美人归,这无疑满足了他作为一个底层逆袭者对成功的最大幻想。
故事的开头,双方并不公平对等,哪怕王宝强已经是知名度甚高的演员。
任何一方的“下嫁”或“高攀”,都会为婚姻埋下一个定时炸弹,因为最好的爱情和婚姻,都必须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就像舒婷笔下的木棉花和橡树,两个人的形象一致,才可能真正站在一起。
抛开马蓉的人品性情不说,即使不出轨,两人也未必能够到白头。
恩爱夫妻神仙眷侣很多,他们的相处方式或许不甚相同,但有一点是共性,那就是相互欣赏。
与一个看不起自己或自己看不起的人生活一辈子,想想都觉得乏味可陈。那大概是名牌包包和豪宅跑车都弥补不了的心理落差,所以马蓉会走到了这一步。
那么,相互欣赏的前提是什么,除了荷尔蒙激发出的一时激情,必然还要势均力敌。私认为,这是选择终身伴侣的最重要前提之一。
怎样的夫妻算得上势均力敌,文学界有钱钟书和杨绛,演艺圈则以孙俪夫妇为典型代表。这样的夫妻,通常都能成为彼此的知己,怀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步伐一致,能够朝着共同的方向携手而行。
首先,两个人的人生经历基本一致。
王子遇上灰姑娘、仙女爱上穷小子,这样的故事不是没有,但发生概率实在太低。大多数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最终会选择的还是于自己在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容貌身材以及经济能力相差不多的另一半。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三观相同,价值观相差无几,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减少许多因是非观念迥异而引发的争吵。
婚姻毕竟是与柴米油盐各种琐碎打交道,找一个能从根本上理解你的人,真的很重要。
所以呀,杨绛能够在钱钟书潜心著书时亲自洗手做羹汤,只因她也是文人,懂他的追求与抱负,因此能心甘情愿站在他身后。
而骄傲的城市姑娘马蓉,自小生活优渥,她永远无法体会王宝强草根逆袭的血泪交织,因此她永远get不到这个低颜值男人真正的可爱、可敬、可贵之处。
其次,找准自己在婚姻市场中的定位。
换言之,就是明白你是什么样的人,哪种类型的异性合适你。
当然,爱情来临时先前设置的所有条条框框都会在瞬间败给喷涌而出的多巴胺。但也有一句话说“喜欢是乍见之欢,爱则是久处不厌”,从相识走到结婚,由喜欢酝酿到爱,时间该足以让你看清楚也想明白眼前是否良人。
好色乃人之常情,与美女携手一生几乎是普天下男人的共同心愿,但并不是每一个有钱人都能hold住美女啊,尤其是文化欠缺靠出死力暴富的那一类。事到如今,王宝强最大的错大概就是错误地估计了自己,没想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妻子。
试想,王宝强若娶了另一个心思简单的女孩,一切肯定会是另一番光景。而马蓉如果嫁了同样穷苦出身孙红雷,给她天大的胆,估计也不敢造次。
说到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找对象需要了解对方,更要了解你自己。过日子可不像谈恋爱,当激情褪去,能给幸福最基础保障的,不是爱,而是两个人能否真正合拍。
最后,正确看待婚姻关系里的另一半。
从《爸爸去哪儿》、《真正男子汉》以及之前的各类访谈来看,王宝强不是娶了一个老婆,而是娶了一位女王。
我媳妇那么漂亮,我得对她特别好才行。
这句话,正是这场婚姻的悲剧根源所在。因为妻子在容貌上远胜于自己,王宝强将自己放在一个卑微到尘埃里的位置,奔波在外辛苦赚钱供妻子挥霍享乐。一句偶然说出口的“我脸上不知有你多少巴掌印”以及女儿命令爸爸罚站的情景,已经将这对夫妻相处中的隐疾赤裸裸撕开给我们看。
王宝强可能不知道,低到尘埃里的爱是开不出花的。她是妻子,关心呵护当然免不了,但那并不代表千依百顺,更不代表要放低自己来迎合她。另一半是用来携手共度风雨、同享阳光的,婚姻讲究相互付出,而非一方刻意讨好奉承。
在两性关系中,傻根式的一味付出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遇到错的人,钱财散尽不算,还会将自己伤得体无完肤。
总而言之,结婚有风险,择偶须谨慎。
宝宝和马蓉的离婚案,正好就是一个典型的择偶反面教材。我们看八卦,除了看个热闹,还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这才是一个吃瓜群众的正确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