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成为我们的游乐场

在旅行的时候,用游客心态出游,往往会被动地看人看景,留下足迹、发完朋友圈便算完成了任务。但是,如果我们在出游的时候能把自己当成一个“当地人”,把旅行当作是生活的一个小小的阶段,以生活的心态去旅行,那么我们也许可以拥有更加深入的体验。

旅行的时候,我们应如何定义自己的角色,是一个被动的“参观者”,还是一个能浸润当地文化的“主人”?

不同的角色,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

我有个朋友,无论去哪里旅行,都尽量活得像当地人一样:住在当地人家里,而不是酒店;从来不去连锁咖啡馆,只去当地的咖啡馆,像当地人一样静静地坐一下午;不去超市,去当地人的市集……这样,虽然她是黄皮肤黑头发,却与当地人减少了间隔,更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人文。这就是一种在客旅,却依然把自己当成主人的效果。

以小见大,我们应该怎么面对人生这个“客旅”呢?

人生客旅,并非等于走马观花,并非等于被动度过。相反,我们要更像一个“当地人”,让世界成为我们的游乐场,而不是一个参观者、游客。

像主人一样参与世界

我们常常说,自己只是世界里微不足道的一颗微尘。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我们不该妄自菲薄。《圣经》上,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人是有管理世界、治理全地的使命的 。我们应该对自己,对这个世界负起责任来,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人,而不是远离世界的一份子。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这个世界的资源,来实现人类的发展。

不断探索未知,玩好世界上的每一个游戏。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人,没有可复制的经验,人生出现的各样事情,犹如难度系数不一的通关。因此我们可以无穷尽地探索这个世界,探索如何度过更有意义的一生,并以有效的行动,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尽管我们从未为人,但我们仍然可以像曾经活在世界,经历过完整生死的人一样去经历人生。

尽力而为,不设限地活出这一生。

在TEDx中,曾经有一个《让世界成为你的游乐场》的演讲,一位毕业于麻省理工的高材生,本来想成为医生,后来却成为了模特、主持人。对于她来说,玩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玩。我们不该去限制自己,只管把世界当成自己的游乐场就好了,一件件地去做自己渴望的事。

《人生不设限》一书的作者力克·胡哲,更是一个不自我设限的例子。他是一个生下来就没有四肢的人,但他相信自身的潜力,不断尝试各种各样的活动——溜滑板、冲浪、打高尔夫球、世界各地旅行,四处演讲……做了许多连正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他说:“你要继续努力、继续成长、继续付出你能付出的一切,如此一来,你就可以在最后回首人生时说:我已经尽全力了。”

主动争取机会。

我曾经采访过葛剑雄教授,他分享过去南极旅游的故事。本来作为一名教授是得不到这样的机会的,但是他却能争取到。对他来说,“珍惜大时代红利,也要争取个人机遇”。多年来,他抓住一切可行的方式,或受出版社邀请、或与媒体合作,通过各个可能的机会,让自己的足迹遍及全球。“

很多事情,要打破局限,就要有胆识,有信心,同时要有争取的行动。

宗毅曾经用电动车环游地球80天的事,最开始争取到了电动车的车辆工程师全程陪同,后来争取到了南航帮忙运送车辆。很多东西并非不可能,只是我们没有去试一试罢了。相信可以,并且去努力实现,就足够了。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