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沟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位于古代荥阳成皋一带,今河南省郑州荥阳广武。战国时魏惠王十年(前361年)为了战争需要,曾两次兴工,开挖了鸿沟,西自荥阳以下引黄河水为源,向东流经中牟、开封,折而南下,入颍河通淮河,把黄河与淮河之间的济、濮、汴、睢、颍、涡、汝、泗、菏等主要河道连接起来,构成鸿沟水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充分利用了鸿沟水系和济水等河流,把在南方征集的大批粮食运往北方,并在鸿沟与黄河分流处兴建规模庞大的敖仓,作为转运站。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楚国大司马曹咎驻守成皋,汉军数次挑战,楚军就是不应战。汉军于是派人到阵前叫骂,侮辱曹咎,几天之后,曹咎大怒,领兵渡过汜水。楚军刚渡过一半,汉军发起攻击,大破楚军,缴获了楚国的全部金器玉器和财物,曹咎和长史司马欣自杀。刘邦领兵渡过黄河,收复成皋,驻扎广武,取用敖仓的粮食作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