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在早期的价值投资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现代价值投资理念框架,格雷厄姆称:“坚持合理的投资理念并得到很好的建议,个体投资者的业绩从长期来说会超过大型机构,对此我深信不疑。”目前来看“国内的个体投资者大部分不都是机构和国家队收割的韭菜吗?”在我看来,国内大多数的散户都缺乏相关的投资知识,或者频繁的追涨杀跌(在频繁的买卖中,交易费用会极大的侵蚀你的收益)。那么如何有效地配置自己的资产,让自己的资产最起码跑赢通胀,不至于缩水呢?
你会如何选择?
想象一下,在年终时你的储蓄有两张配置方式,A是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2%—3%左右;B是在年末你的资产会以投掷硬币的方式来决定,如果正面朝上则获得30%的投资收益,如果反面朝上则损失10%。
第一个选择给了你固定收益,你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算出在N年后你的资产总额,这会是一笔绝对确定的收入;第二个选择就有了不确定性,排除掉极端的全正全反的情况,我们以一年正一年反来计算,那么每两年的收益大致可以表示为:
1.3*0.9=1.17
第二种选择的年华利率等同于8.17%的收益率,与第一种3%左右的利率来比,第二种选择的收益会高很多。但同时第二种选择有其风险在里面,如果硬币反面朝上的次数比正面多很多,那你的本金都将变得微乎其微。
各资产风险和收益
现在不管是网购还是团购,在进行消费前,你肯定会查看七历史评价和使用感。类似地,在我们对一项投资的收益和风险有充分认识之后,才会将一定比例的可支配收入投入该项投资。在今年黄金、美元、期货等行情大好的情况下,我自己的原则是不懂的绝对不碰,因为我没去研究过,对其潜在的风险不了解,我不想让自己的资金投入在自己都感觉迷惑的产品里。幸运的是,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的今天,我们动动手指就能查到大量有用的信息。
根据现在的投资市场来看,各资产的风险收益大致可以分为:高风险高收益:股票、房地产、期货等;中风险中收益:p2p、企业信用债等;低风险低收益:国债、银行定期存款及保本理财产品等。相对应的,投资于不同资产种类的基金收益和风险也是不同的。
不管进行什么类型的投资,首先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它的风险如何,流动性如何,再去考虑收益率的问题。风险应该时刻放在第一位,巴菲特的两条投资原则:第一条,保住本金;第二条,请时刻记住上一条。假设现有两种资产A和B,A每年20%的收益或者亏损10%,B每年10%的收益,投资期限10年。
A的收益率:1.2^5*0.9^5=1.47,即47%的收益。
B的收益率:1.1^10=2.59,即159%的收益。
随着投资期限的拉长,其差距会越来越大。
资产的风险和收益是无论如何都分不开的,不要期望在承担低风险的同时可以获得高额收益。
风险资产(如股票)短期来看风险是较大的,每天都有较大的波动,但我们放到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来看(如美国),标普500指数是稳定增长的。书中提到风险资产的持有期限越长,遭受严重损失的概率就越低。
资产的风险是可以度量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计算出各个时期收益的标准差。
在投资前,要了解其历史收益和风险,不关注长期数据,很容易遭受更大的风险。
多元投资组合的市场表现
多元投资组合就是将资产配置于相关性低,风险收益不同的多个资产的方法。本书中以美国市场为例,以真实数据论证了“以最小化风险为目标的投资者必须在其组合中持有一定量的股票”。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有违常理,最小化风险难道不应该是全部资产都放在低风险资产上吗,比如债券(这里的数据是债券和股票的一个组合,不包括银行定存类保本产品),但历史数据给我们上了一课。90%债券加10%股票(这里的股票是指美国标普500)的风险比100%债券要小,同时收益较高。我想这就是投资组合的魅力所在吧。
历史数据表明,如A与B有相似的风险和收益,且不完全相关,那么按固定比例,定期调平的投资组合不仅能降低单资产投资的风险,也能提高收益,比如美国股票和国外股票。数据同样说明50/50的“傻瓜投资比例”比其它大多数表现要好。
多元化投资组合理论的核心是资产的相关性低——相关性越低,投资组合的市场表现就越好。定期调平的低相关性资产的比例让自己能获得超额收益,也就是“追跌杀涨”。这个操作思路与典型的散户投资思路“追涨杀跌”是相反的,这就需要克服人的贪婪和恐惧的情绪。
最优资产配置
最优资产配置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要弄清楚当我们在说“最优配置”的时候,我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们不可能知道未来的最优资产配置,没人能告诉你未来的“最优资产配置”,我们只能通过历史数据来计算过去的最优配置是怎样的。
历史最优配置只能是我们在做资产配置时的一个参考,未来的收益和风险无法通过历史数据来知晓。对于一般人来说,与其费尽周折去寻找所谓的“最优配置”远不如坚持自己的资产配置来的重要。
心态:在做资产配置时,我们应该先告诉自己,资产配置不是为了收益的最大化,而是在取得相差不多的收益的同时让风险最小化。如果你一开始就以错误的心态来做资产配置,那你注定是失败的。
在端正了自己的心态之后,我们总算准备好配置你的资产了。你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我想持有多少种不同的资产形式?
我的投资组合保守程度如何?
我愿意承担多少风险?
资产种类
那么问题来了,你到底应该持有多少种的资产呢?这就像问别人“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一样让人难以回答。对于一般人来说,三种以上会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建议。投资组合的复杂程度各有不同,你能持有资产的数量取决于你对投资组合复杂性的忍耐程度。这并不是告诉你配置的资产越多越好,不是这样的。边际效用递减同样对资产配置试用。就好比你有一个100平米的餐厅,如何布置餐桌的数量能够有效提高营业收入呢?当你只有2张4人桌时,明显是有很大浪费的。你可以逐步增加餐桌数量,但你增加到比如10张4人桌,5张双人桌后,你再增加餐桌数量来提供营业收入已经不适用了。
书中将资产的复杂性进行了划分,复杂性最低的一级投资组合包括以下四个资产:美国大型公司股票,美国小型公司股票,外国股票,美国短期债券。如果你不喜欢投资,不喜欢研究,那么通过这个简单的投资组合,你就可以获得较好的风险分摊效果。当然股票又可以继续分为价值型和成长型,投资组合还可以增加房地产等相关性低的资产中去。
保守程度
保守程度也就是你对跟踪误差的忍耐程度,即你的组合会与其他人的组合表现的差异大小。
风险承受度
资产配置的第三步是目前为止最简单的。现在你只要决定整个组合中股票与债券的比例。根据历史数据,本书作者建议最激进的投资者也应持有25%的债券,中等激进的投资者持有50/50比例的股票和债券,保守的投资者持有30%的股票和70%的债券。在我看来,股票与债券的比例根据自己的投资期望及风险偏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配置比例即可,不一定要生搬硬套。
第一次写算是读书笔记的读书笔记,大家随意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