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宋】王镃

柳院春归雪未乾,

试灯歌巷月痕寒。

懒随翠影红香走,

自买梅花插烛看。

诗词赏析:

首句含蓄的点出时节:柳院春归雪未乾。种有柳树的院子中,春天已经归来,但是冬日的雪还未消尽。

“柳”字的出现,让我们瞬间就看到一幅嫩黄初染的早春图,也让我们瞬间就感受到了那味鲜明的春意。

“雪未乾”三个字可谓进一步诠释了时节特点,它为诗句增添了几分清寒,使得作者笔下的意境更加符合“元宵节”的典型氛围。

承句在切出题目睥现时,通过另一番景象描写,将元宵节的画面悄然丰盈起来:试灯歌巷月痕寒。灯火通明、歌声阵阵的街巷上面,月亮的影子看上去也留有几分寒意。

“试灯”即为张灯的意思,使得色彩不但变得明亮起来,而且元宵节的气氛也得以更进一步的体现。

“歌巷”看似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但它却兼容了视觉与听觉两方面的效果,让我们眼前有小巷的淳朴与恬淡,让我们耳中有歌声的欢愉与轻快。

满是灯火和歌声的小巷与天空中的月痕两两辉映,这种景象充满诗意又不失烟火气息,给予读者无形的感染力。

后两句写到了作者自己:懒随翠影红香走,自买梅花插烛看。懒得随着着装鲜艳的人群走动,“我”且自买了梅花来插在瓶中秉烛欣赏。

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当然也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在所有的人们都忙着看表演,忙着欢庆节日的时候,作者却偏偏选择了一个特殊的方式“赏梅”,来度元宵,这就是如今所谓的“显眼包”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元宵》 宋·彭永 巴人最重上元时,老稚相携看点诗。 行药归来天向晓,道傍闻得唤蚕丝。 《元宵》 宋·王镃 柳...
    微十月阅读 2,166评论 2 22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每到元宵节...
    笙箫红尘阅读 975评论 0 1
  • 《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
    认真说话阅读 6,736评论 1 25
  • 人生如梦,光阴似箭。又逢新岁,锦绣山河披新装。东风初起,莆阳大地焕笑颜。北风的寒风凝固于元春的毫端,轻轻荡开一幅姹...
    春泥秋香阅读 2,953评论 4 30
  •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咏元宵节古诗词赏析(上) 王传学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人称“元”,是指月亮正圆。一年...
    王传学阅读 6,190评论 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