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无法鄙弃城市的繁杂,却仍向往简单乡村的宁静,一如一日田园。
周日7点,大仔刚从昨日补课的作业中抬头便又斜躺于客厅沙发,脸未洗牙未刷就开始手握电视摇控器;小仔仍裹身于晨光中的被窝做着美梦,不受吵扰定能睡到日上竿头;母亲早早拖完地板,又忍不住数落家里乱放的鞋子及孙子们无序的书籍玩具;而我,电脑开着披件单衣又复昏头昏脑地妄图拼凑走下周待交的工作报告...天,纷乱的周末就又要如此度过了吗?
“快到立冬了,老家地里的几垄红薯再不收怕是要烂掉了哟...”母亲轻声叹道。是哦,暑假的尾巴母亲回老家种的几垄红薯又到了可收挖的季节了哦。好吧,回老家。把大仔从电视机前赶走、把小仔从被窝里揪起,早餐过后驾车往老家赶。
出城一路向西,321国道沿线仍是绿意不减,南方的秋只是多了点黄色稻田的点缀。驶入村道,敞开车窗,新翻耕种的田地泛着新泥的味、道边的桂树宣泄着醉人的桂花香。真舒服啊!后座的孩子感叹着齐望窗外,兴致勃勃地数着田头散散俩俩的牛儿,描绘起远山像狗像蛇…
泊车村头。孩子径直奔向邻家呼唤那熟悉又些许陌生了的小伙伴。简单的糖果玩具分享,小伙伴们又聚笼起来玩沙堆捉迷藏,早上的新衣一会儿就斑杂朵朵,母亲欲责怪被我笑言制止,这才是孩子本该的模样。
柴房里翻出业已锈迹斑斑的农具,肩挑定然是没法再胜任了,向邻家借了辆斗车,唤了多遍才回来的孩子新奇地推着斗车步行前往不足2里的红薯地。
地头的小沟尤是满满清水,我们的靠近惊扰着小鱼儿乱窜,小儿子一个激动直冲沟里,鞋袜尽湿。太阳已暖暖当空,索性让他脱了鞋抓鱼虾玩。小沟已经过整治修缮沟里除些泥沙并无异物,也该让孩子白嫩的脚丫亲近下土地了。
地里成垄的红薯藤其貌不扬地趴地四蔓。“老爸你确定这里有红薯?怎么都是草?”大仔没头没脑的发问,该不是以为地瓜就真的如西瓜一般长于藤蔓吧。这孩子的地气接得……我好失败又无语。
“这样把薯藤扯开,然后把它们堆放在一边以后做肥料,然后再…”我本想规范的做一示范,孩子那边已匆匆下手。“妈呀,手上粘粘的是什么呀” “哇哈哈,我拔到红薯了”,大仔一惊一诈地惊呼着,高高举着薯藤宣扬着挂于藤上轻裏着泥土的三两个小红薯。小仔已无心抓鱼,光着脚跑来参与,费力拔出一两颗也欢叫鹊跃。我也给孩子做些农事科普:薯藤上及红薯上的白色粘液是薯类保护伤口的,多清洗几次才能去掉,如果我们手上受了小伤口也可以用之止血;薯藤尖上的嫩芽及嫩叶拿回去炒食即是我们南方人爱吃的薯菜,常吃有通便的功效…
扯去薯藤的垄垄薯地龟裂着,时不时露出几只红薯的粉红个头。大仔急急挥锄而下,嚓嚓脆响中翻开几只齐腰而断的红薯。母亲一脸惋惜,让大仔立即停手旁观学习。母亲娴熟地从垄侧下锄,轻轻翻动土块后便是一只只完整的红薯,捡拾准确丟入框内。两孩子轮番学着做着,慢慢能撑握到些门道,挥汗坚持干了不少,计划着把自己挖出的回去送些给城里小区的小伙伴。
两个小时的劳作已是满满斗车,余下的只能下回再来挖取了。回去的路边,丰茂的狗尾草母亲和孩子们取了些要回去晒干做把漂亮的扫帚;路口的小菜园摘了大兜青菜;菜园围栏的粽叶厚大清香,和孩子们摘了几把以备时节包粽子之用。
回到屋中砍柴架上铁锅,清洗干净的红薯入锅蒸煮,重新换了衣服鞋袜的孩子和伙伴们四散跑玩之余又回来猛添几把柴火,飞舞的火苗中一会便薯香飘逸。我简单烹炒了几个小菜,孩子邀着几个玩伴一起扒碗虎咽,后又举着几只新出锅的红薯夺门而去,巷子里嬉笑声四起。
午间小睡后,看孩子们和伙伴到小河床摸了回田螺,收获几尾虾螺后又是一身衣服尽湿。
下午母亲教孩子在肥沃的菜地里新翻了垄地,播撒下些白菜种子并浇透水,再过两周回来又将是苍绿的一片嫩菜儿了;母亲早种的辣椒红透枝头,孩子摘了交予母亲制作辣酱,看辛辣变成美味又是一番非凡体验。
夕阳微斜,驱车返程,孩子一下便倒头酣睡了,玩闹一天也着实是累了。车后厢满满的红薯及农货,细算其价值可能不及行车半程油价,但其中教于孩子辛勤劳作 动手收获的体验意义更重。于我,更是难得的休整。
挥一身汗水 清空一日头脑,对外面的世界而言你并不是那么的重要。短暂清零,重回故里,纵然你无法归隐山野,却也可以偷得半日闲 尽享一日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