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拔的究竟是什么,教育体制培养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
又是一年高考季,在一门考试结束以后。照例又是引发了全民的吐槽,作文题目,数学试卷的难度,英语听力的变态程度,以及哪个考生什么地方又有了什么突发事件。
即使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网民们对于高考这个话题也是津津乐道,但是作为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高考对于考生而言是一场成王败寇的战役。当我们在考试的时候看见试卷上那些不知所云的题目的时候,我们仿佛就是被当堂浇了一盆凉水,内心是拔凉拔凉,完了。
高考要的究竟是什么,不得不说,应试教育确实是当下选拔人才的不二法门,但是高考上每年都有让人忍不住希望吐槽的题目,这些吐槽背后的问题不容小视。
去年的浙江语文卷的阅读理解,草鱼眼中一道诡异的光考哭了多少考生,当然作者的微博也是被考生们狂轰滥炸。作者本人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文章会被高考试卷所采用,当同学们希望作者本人来回答一下考卷上的问题的时候,作者本人具体的也是说不上来,只能含糊其辞的说就是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连作者都无法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文章究竟想要表达些什么,那么所谓的出卷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是不是也只是一己之见,要所有的考生都要和你是一样的想法,才可以得分,才可以叫做是人才,这不是和所谓的多样化背道而驰吗。
当年高中上语文课的时候做到了曾经的高考试题,当我们做完语文老师在公布答案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是一脸懵逼。
当然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相当有性格的女子。在念完了了答案之后也是忍不住吐槽什么鬼,就是让我来答也就一两分,这种题目学生怎么可能答得出来。
连从教几十年的语文老师都吐槽的答案,对于选拔人才来说又究竟有多大的作用,我们不得而知。
高考语文最怕的就是作文离题,但是为什么每年的离题作文会有那么多。
在考试前老师总是会告诉我们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有人戏言说出题人想要我死,大部分人看过笑过也就过去了。
但是高考作文也就是把写作题考成了阅读理解,题目出的云里雾里,但是却依旧是不允许学生们自由的发挥。
依旧是要跟着出题老师的意图走,我就真的是很不理解
大家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为什么就不可以从一个别样的视角去解读老师提供的材料,而是要千篇一律的从一个视角去看待问题,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所谓的多样化教育吗?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照着一个固定的模板定向发展,他们有着千篇一律的思想,做着毫无新意的题目,用着陈词滥调,写着被别人用烂的套路
教育要培养的真的就是一台台复印机吗?
这种模式的学习从我们的小学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映像很深刻的就是作文课,老师会给你一些从书上抄来的好词好句,然后给定一个作文题目,让你把这些好词好句机械的用进去,所以我们的作文到最后都是一模一样,毫无新意可言。
到了初中高中,这种机械的学习模式只是换了一件外衣罢了,老师会告诉你,为了作文可以拿到高分,要你去背诵一篇给定的范文,然后每次考试就是要想方设法的把这篇文章套进去,每次考试产出的文章其实都是大同小异。
当地模范教师甚至专门开出了课程教学生要如何把文章套进去,这种禁锢思想的方法竟然还被奉为金科玉律。我很好奇教育体制要选拔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会是这种情况,但是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我想大部分的学生都被动的接受了这种机械的学习方式,然后根据老师说法,去不断的熟悉这些套路,然后应用到题目中。
这种教育体制下,我们确实是学到了知识没有错,但是高中三年,事实上我们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学完了所有的知识,剩下的一年半的时间,我们都是在熟悉那些所谓的套路,通过将套路运用的淋漓尽致来取得高分。却没有用这些时间去进行知识体系的深化与完善。
我们只是一味的接受着这种体制下的套路,让我们真正费心的,也许并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如何灵活的运用套路。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于未来的迷茫,这也许就是受到这种体制的影响,我们习惯于接受来自于别人的安排,当我们需要自己去选择的时候,我们就生发了恐惧感,
在我们经历完高考之后,突然之间,我们仿佛变回了一个孩子,急于找回自己缺失的童年,我们开始肆无忌惮的玩耍,把所有和学习有关的抛在脑后。
当我们看见自己的高考分数和分数线之后,我们开始面临着人生第一次重大的转折点,我们被逼迫在很短的时间里去选择自己未来几十年的方向。
我们想要逃避却又无处可逃,于是我们像一个襁褓中的孩子一样,无辜的看着这个世界,希望从外界获得帮助,老师家长的经验在此时就如同救命稻草一般,我们对于老师家长无条件天生的信任,让我们忽略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一味的跟随着所谓的热门专业走,
从来没有想过要去问问自己我是谁,我想要什么。
大学里都会有职业规划课,老师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你们有没有一个长期的目标与规划
回应老师的往往是一阵沉默,在我们盲目的选择完专业之后,我们并不知道将来要去做什么,怎么做。
即使是有那么一些规划的同学,也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大概的方向,想要去什么样的企业云云,问他们为什么要去,
回答就是某某某说这样比较稳定,说到底,这依旧不是自己的主意,还是被动的接受了所谓的权威与经验的建议。
从我们开始把固定的句子用进作文里,用着别人用烂的套路去润色自己的文章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我们就开始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从一开始就被被动的选择了接受,这种教育的模式,不需要我们的创新,在最需要去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间段里,我们却成为了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模一样毫无新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我希望教育体制可以用一个更加灵活的方式去培养人才,而不是让新一代的人变成迷茫的一代,变成死气沉沉,连梦想都要交给别人来决定的一代人。
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