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知之深 爱之切》一书,读罢第一篇文章《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要鲜明》一文,颇有几分感触。所谓大是大非,是关乎道义准则的底线问题,是涉及家国大义的原则之争,面对这样的抉择,是选择妥协沉默还是勇于发声,是选择放任纵容还是坚决斗争,是体现一名党员党性的标尺。我想唯有旗帜鲜明地坚守正道,才能在人生与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回望历史长河,鲜明的态度始终是照亮黑暗的星火。南宋末年,文天祥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决绝表明立场,用生命捍卫了民族气节;近代中国,李大钊在军阀的绞刑架下慷慨陈词,以 “铁肩担道义” 的担当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国革命播下火种。反观那些在大是大非前摇摆不定的人,如明末的洪承畴,虽曾是抗清名将,却在被俘后屈膝投降,最终沦为历史的污点。历史早已证明,在关乎民族尊严、理想信念的大是大非面前,鲜明的态度是脊梁,支撑起个人与民族的精神高地。
立足当下社会,鲜明的态度更是守护公序良俗的屏障。新冠疫情期间,有人无视防疫规定,散布谣言、抗拒管控,而更多人则坚定站在防疫一线:医护人员白衣为甲,社区工作者昼夜坚守,普通民众自觉配合,正是无数人对 “生命至上” 原则的鲜明认同,才构筑起抵御病毒的坚固防线。再看网络空间,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歪理邪说,面对抹黑英雄、解构经典的错误言论,总有清醒的声音挺身而出,以事实为依据驳斥谬误。这种不回避、不妥协的态度,如同利剑斩断歪风,守护着社会的精神家园。
于个人而言,鲜明的态度是成长的指南针。在学习中,面对 “抄袭捷径” 与 “诚信答卷” 的选择,坚守诚信便是对道德底线的鲜明表态;在工作中,面对 “投机取巧” 与 “脚踏实地” 的取舍,选择实干便是对职业操守的坚定守护。或许鲜明表态会面临暂时的压力,或许坚守原则会遭遇不解的目光,但正如文中所启示的,唯有在大是大非前不模糊、不退缩,才能守住内心的澄澈,收获真正的尊重与成长。
大是大非如同人生路上的岔路口,模糊的态度只会让人迷失方向,唯有鲜明的立场才能指引前行。愿我们都能以清醒的认知辨明是非,以坚定的行动守护正道,让态度成为照亮前路的光,在守正中行稳,在坚定中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