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风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曲江池畔抱诗书,春花秋月日日吟。
养志忘形多愁怨,高人尽显励尔焉。
道致心得诗意存,但使我愿昆仑颠。
四月的长安略微凉爽,庆幸自己能够再一次来到这个充满诗意的城市。
在西安为期一天半的学习,是我半个月前就在谋划的事情。刚开始还在为稍稍昂贵的行程费用而担心,但后来想想,或许一次精神的洗礼比起千把块的金钱来说更显得珍贵无比,如此,我便不再有后顾之忧。
这张照片是郭老师为我们的拍的,我也正襟危坐,总怕自己在照片中不够优美,其实我们很认真的在听课,谢谢郭老师为我们留影。
听老师说,学诗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吟”,从“吟”中体悟作者的思想,从“吟”中升华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习一首诗,我们从简单的大脑皮层深入到大脑脑干处,由外而内的美读。
受之感染,受之熏陶,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三观。
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养成吟诵的习惯,也要让这些优美的诗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摘自霍军老师的《登高》
霍军老师安排的读韵——读题——读字——读人——读句,似有模式可循,然而让几百位听众爆发掌声的,我认为跟这个模式并无多大关系。而是霍老师从头至尾不熄的热情,轻松愉悦无处不在的风趣,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无一字废话的流程,以及他浑身充溢着的才华与诗意。
还有一些名师的优课不做赘述,我认为最好的听诗是深入心灵,我想,此次的课程对我未来的师教之路可谓是受益匪浅。
用人生的诗意来创造诗意的人生。用诗歌记录所闻、所见、所思、所动。一有感觉就去写,无关他人怎么想。你写你念,他读他悟。解或不解,各在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