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相聚出游,大都以看山玩水为主此次同学相聚出游,却别开生面,来了一场西府探寻历史文化游,途经麟游、岐山、凤翔、宝鸡四县市,行程近五百公里,依次游览了麟游县的九城宫、慈善寺、西海苑和青莲山景区;岐山县的凤鸣湖公园和周公庙;凤翔县的东湖公园;宝鸡市陈苍区的玉池公社知青小镇;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馆和石鼓山公园。风历时三天,感触颇深,收获满满。
本次出游一共十位同学,分乘两辆车,早八点从阿房宫收费站出发,一路西行,直奔宝鸡市麟游县,开启了探寻历史文化之旅。
一,在麟游
九成宫、西海苑与慈善寺
早十点半左右,来到了此行第一站,麟游去县九成宫。
九成宫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新城区内,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开始名叫“仁寿宫”,是文帝的离宫。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唐高宗时曾一度改名为“万年宫”,意指颐和万寿,后又恢复原名。
九成宫虽是隋末唐初著名的离宫之最,曾是当时的政治,军事、外交重地,无比辉煌,但在贞观八年(634)之后,再未修葺,日渐败落。开成元年(836)一场暴雨,冲毁了九成宫正殿,今九成宫遗址地面上仅存《醴泉铭》、《万年宫铭》两尊记事石碑,以及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殿、阁、廊基、柱石、水井等遗迹。
九成宫内有两件镇宫之宝,一是《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楷书24行,行49字。此碑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称为天下楷书之第一,是唐王朝留下的一颗明珠。二是《万年宫铭记》,唐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李治改九成宫为万年宫,并于永徽五年(654年)驾幸万年宫避署,时年27岁的高宗李治皇帝,御书御制了万年宫铭碑。文中对万年宫的宏伟建筑、山川形胜、风景气侯大加赞赏,同时,他面对“贞观之治”借题发挥,抒发了誓做一代英明皇帝的远大情怀。
由此,人们把麟游县称为“离宫之冠,楷书之乡”。同学们在九成宫内边走边看边议论,看得仔细,议论广泛,谈得深刻,仿佛在时间隧道里,穿越了一千多年。
出九成宫西拐,便进入西海苑公园。这里原为离宫的一部分,地处宫西,有水为海,古为皇家园林,现为老百姓的休闲娱乐之地。同学伴着习习凉风,畅游园中,拍照留影,好不快伙。
中午在县城用过特色小吃之后,又冒雨奔赴县城东的慈善寺。
慈善寺石窟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城东6公里处的漆水河西南岸。石窟开凿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年),唐高宗永徽四年(654年),又大规模续建。慈善寺石窟是为隋唐两朝皇帝到麟游消夏避暑做佛事所建。慈善寺石窟总面积不大,只有两座庙,但特别可贵的是,这尊大佛虽未经后代装修,仍保持了初盛唐时代原有雕刻特点,无不反映了初盛唐雕刻造像的雄浑细致的高超手法,成为唐代雕像在刀法上的一种典范。
漆河水汩汩东流,崖壁下郁郁葱葱,同学在树丛小道上,手持五颜六色的雨伞,鱼贯而行,摆弄着各种姿势拍照留念。多彩的雨伞在林间摇曳,欢乐的笑声在山间回荡。
两登靑莲山
青莲山公园位于麟游县县城以南,总面积977亩。
青莲山古称堡子城山,早在隋唐时为皇帝卫戍部队的驻地,并且山上修有城堡,因其得名。这里群山结秀,林茂草密,南端诸峰,恰似一朵盛开的覆莲,故名青莲山。当年唐高宗李治登上此山,曾赞美道“东望剪华,千林结影;南俯荼原,风云交映;西瞻陇坂,派水分流;北临石柱,川原朝宗”。唐代大诗人王维“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的佳句更令人神往。
游览完慈善寺后,便趋车赶往青莲山公园。到山门口时,雨势渐大,登山困难,同学们只好冒雨匆匆拍照后,赶回酒店入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