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轰炸式提问,只能「忍耐」吗?
我发现,像我这么期待跟家人过年的人不多。近年越来越多年轻人,一谈到春节回家就满脸的愁云惨雾,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最怕面对亲戚家人的好奇和关心:「在哪儿高就啊?」「薪水如何啊?年终拿了几个月?」「有对象了吗?要不要阿姨/叔叔给你介绍介绍?」「什么时候结婚?」「打算什么时候生孩子?」「要不要生第二胎?」即便是学生族群,也要面对「成绩怎么样啊?」「考上大学了吗?」……
我也曾经饱受这种轰炸式提问的折磨。尤其当事业不顺利或爱情生活亮红灯,正在迷茫自己的下一步时,面对亲戚们不断的问「怎么还不生孩子」「有了孩子就不会胡思乱想」,真的受不了。我当然知道他们的问候是出自於关心,没有恶意,随便回答敷衍一下就没事了,不应该放在心上,更不应该因此而发脾气或生闷气。所以我们忍,忍到过完年,终於可以回到自己家,过自己的生活方式。
但是我不甘心,这么美好的节庆怎么会变成是「忍耐」?我们不是应该好好「享受」吗?
后来,我从正向心理学找到了一些方法。
回家过年,可以怎么聊天?
正向心理学强调的不只是「正向」,还有「积极主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让你回家过年不再是避免不快乐,而是享受大家短暂相处时光的方法:
1.主动出击:我们都有自己的脆弱点。过年期间别人不小心踩到地雷,就会爆发,然后又自责懊恼自己没控制好情绪。我们习惯追求完美,想在他人面前呈现最完美的自己,因此做不到的时候,就会特别难受。
《更快乐:哈佛最受欢迎的一堂课》作者塔尔.班夏哈也是知名的正向心理学者,他提倡「接受自己是个人」(Permission to be human)。人不是完美的,而有许多脆弱的地方。如果我们接受自己的脆弱,不等别人问,就主动开诚布公的让大家知道你的近况,也就可以避免被动地被问到尴尬的问题。
「我去年过得并不好,爱情事业都不顺利,请大家给我点时间,让我自己安顿一下。」
「我跟男友刚分手,请不要问我什么时候结婚。」
「我想让你们知道我是同性恋,有个很要好的男/女朋友,这是我的选择。我目前很快乐,请祝福我。」
「我和男友同居,我们过得很好,我们不打算结婚。」
「我们目前没有打算生小孩喔!」
「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做得很开心。」
「我目前没有工作,正在找寻新的机会,谢谢关心。」
「我的薪资我很满意。」
如果真的还有不识相的人继续问下去,那就回答:「这是我的隐私,我不想讨论这个话题。我们换个话题吧!」
2.创造话题:因为各有各的生活圈,或因为代沟的隔阂,大家没有共同的话题是正常的,这正是为何要交流的原因。譬如大家坐下来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会设计题目,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的话题。譬如:
「只用一个字来形容你的2020年,你会选什么字?为何选这个字?」
「过去一年,你自认最冒险的事是什么?」
「新的一年,你最想做的一个新尝试是什么?」
这是老少咸宜的话题,每个人都能够回答,也可以从他们的回答再深挖,让大家彼此更认识。
3.深度访谈:如果不想谈课业、事业、收入、爱情、婚姻、生小孩的隐私问题,除了美食,一家人在一起还有什么可以谈的?以下这5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来自正向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Martin Seligman)的「绽放人生」(PERMA)理论。它们聚焦在人生美好的面向,自然而然的带出轻松正向的氛围。
P(Positive Emotions):你如何定义完美的一天?你的生活乐趣是什么?
E(Engagement):你每天最喜欢做什么?你最擅长的是什么?
R(Relationship):谁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和朋友在一起都做些什么?
M(Meaning):什么事让你感到很有意义?最近做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A(Accomplishment):让你感到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你今年的目标或计画是什么?
这些提问是深度交流的问法,对长辈或晚辈都有效,前提是我们要用好奇的心态、朋友对朋友的方式来展开这段交流。我记得去年用这些问题访问我妹妹的三个孩子,十几岁的青少年。这三位连用餐都滑手机的年轻人竟然抬起头来,很认真的回答我的问题。从他们的答覆,我进入「00后」的世界。这些问题对长辈也一样受用,我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家人,不再停留在我对他们既有的印象。
我不只用这些问题来认识别人,也会以这五个面向的话题与家人分享我的生活状况。我爸爸不是不善言辞,但是对家人不太会表达关怀。过年回家见到子孙就只会问「工作好吗?」「收入稳定吗?」「学校成绩好吗?」这些封闭式的问题。我们简短的回答「还好」,就无法再聊下去。其实我知道爸爸很想了解我生活的一切。所以我会主动分享我生活的点滴,也让他看手机里的照片和影片了解我的工作,让他看到在职场上那个我,跟他印象中家里的老三很不一样。不知怎的,现在反而怀念起爸爸那些不聪明、不灵巧、笨拙之极的关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