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都要求速成的年代里,我还是慢点前进吧。
人生不是百米跑而是马拉松,决定你最后成绩的的往往是你的耐心,坚持。
成功人士都有的习惯是什么?小时候比较单纯,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出“勤奋”。
后来,就觉得坚持这种东西一点用都没有,因为我渐渐发现一个奇怪的事实:我身边那个上课看小说,每天放学第一个走的人依然考第一;而我这种每天努努力力的人却依旧不理想。
老师晚上布置了一道思考题,我冥思苦想了半天都做不出来,“嗯,这道题以前见过,挺简单的!”然后我就见我那同桌三下五除二地做了出来。
从那一刻起,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光有勤奋是不够的。
后来就更看不起勤奋了,因为我把爱因斯坦那后话找了出来: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天赋,但那1%的灵感是至关重要的。
我信了,因为我觉得爱因斯坦不会光说那么鸡汤的话。
从那以后我的变化就是也懒得上课听了,然而成绩也没多少变化。我就更加飘飘欲仙了,怀着嘲讽者的心态看那些不如我的人。
最后:我又开始找回了坚持。
哲学有许多奇怪的悖论。
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每天拔一跟头发,那么你的头发会变秃吗?或者说你的头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们都知道一定会变凸的,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显然把第一根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影响,那么第几根开始有的影响?
没有人知道,人们都知道量变引起质变。简书上许多人也喜欢日更,但是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质变呢?
总有一天会达到的。我认为知道知道这点就够了。
也就是说只要坚持,而且不是太笨,肯动脑子,那么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异类》一书中说过:一朝领先,一辈子领先。确实,这点没有错,当你在某个领域取得出色的成绩的时候,你就会受到他人的赞赏,甚至受到物质方面的帮助,该方面会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马太效应讲述了这个道理。
“总有人要得第一,那么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你。”是呀,我们都喜欢第一,但是总会有正数和倒数的第一。即便你现在是第一,也不可能一直是,那么我是不是能断言的讲:我们跑的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你是愿意当鸡头还是凤尾?
把人生比作一个金字塔,那么每一层都很辛苦。本来你在70层,经过辛辛苦苦的努力,你终于达到了71层,这时,如果你发现身边的人都比你强,你会不会感到崩溃呢?
怀着玻璃心,许着豪情志。许多人都爱做这种幻想,光想着成功却从来不想会有不顺的地方。
我们到底该怎么跑好这个马拉松呢?
找一个牛人
那些比你强的人有什么地方是你没有的,然后想办法拥有。跟着一个牛人你能学到许多,少走很多的弯路。
以前看到别人的文章,都觉得是垃圾;现在才发现是以前太片面了,太幼稚了。现在想想辛亏只是在自己的脑袋里说说,从来没有当众说出来过。
知识是啥?知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网络,它真实的存在场景是牛人的大脑里面。
牛人就是知识的载体,知识已经被他们像买菜一样买回来洗干净切好,已经搭配和融合好,跟他们学,当然更省时间
和牛人在一起,这是最好的减轻知识的总体负担的方案。
看一看哪些方面你可借鉴,哪些方面你要改正。
不断地提升自己。
谨慎使用你的成本
我喜欢闹腾,因为你要明白成功如果是个概率问题,那么只要不断的坚持总会有希望的。
在小的概率也是有概率。
这里我需要说的一点是-选择好收益与风险的比例。
储蓄的风险比债券的风险少,收益当然也会少。
如果有人跟你说干了这件事有200%的收益,那么请做好本金全无甚至在监狱的准备。
看巨额的利益的时候也请看看那倾家荡产永不翻身的风险。
成本是你用他们做另一件事的时候所能得到的最大收益,千万不要让你的成本太高了,如果你想付出很大的代价的时候请想一件事:如果你拥有绘画的天赋,本来能成为徐悲鸿那样画家,却非要在一建筑方面付出,那么这就是很大的不值得了。
年轻的时候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参加不同的课程,参加不同的社会实践,目的就是搞清楚,哪个职业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收益,能满足自己最大的兴趣,此时你的成本是最低的。
准备好休息
管理好疲劳和压力。
认清楚疲劳和压力的来源,一般来说令你感到烦人的东西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比方说当你觉得环境嘈杂的时候,压力的来源就是嘈杂的环境。
睡眠,按时休息,保证你的生活节律。
知道你生活每日的极限,不要超出太多,你一天只能读半本书就不光想的读一本,这样子才可以保持你精力与效率。
电视,游戏这些不是很有效果的帮你减少压力,因为还需要动脑。而爬山,游泳,瑜伽这些很少用到脑力,这些都可以帮你更高的放松。
虽然我也幻想着快点成功、“一夜暴富”,但是我还是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