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革命》是我听了这么久“樊登读书会”后看完的第一本书,这是一个小的进步,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清单革命》主要讲的是,清单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很多关键性的作用,以及怎样实现它。
一、清单的应用
可能有些同学对清单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买东西时列出的一条条类目,为了不忘记自己要买什么,就一条条写得好好的,这就是最常见的清单,大家想想,淘宝的购物车也是一种清单。只要你加入了购物车,这款商品很有可能就成为了未来要完成的某件事情。
大家可能不知道,清单在生活中的运用远不限于此,看过《萨利机长》的同学可能都对机长起飞时的自我介绍、例行检查(一个说一个做)以及后面发生事故后,遵照指导文件的那些镜头还有记忆,这其实还是一份清单,飞行员可能是最先将清单列入日常生活中的职业了。这是清单是在更高领域的一次尝试,事实证明这异常的有效。当出现事故的时候,飞行员可以按照清单上面的指示,更加从容的处理这些问题,减少事故的发生。
清单在其它领域的应用还有摩天大楼的建造、手术的应用。这些都是应用清单最常见的领域,这些领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更新得很快,曾经的一人独大(建造大楼只需要一个大师,所有人都在这位大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了。
二、清单的分类
首先让我们将清单分一下类。
- 第一类:日常清单,边做边确定的类型。
这种清单通常用于检查项,比如飞机起飞时的各个检查动作,一个说检查项,另一个去完成检查项,然后说 check。 - 第二类:日常清单,做完之后统一检查。
先将清单上面的事情都做了,最后来一一对照检查 - 第三类:异常清单,这种清单是脱离日常清单以外的,就是当意外发生时要采取的措施,这种清单在飞行、摩天大楼、医疗中应用很广。
- 第四类:计划清单,将自己的计划按照时间进行划分,一直细化到天。
这种清单的关键就是一定要按照清单上面的指示去完成任务。
接下来让我们拿出一些示例对照上面的分类。
医生在手术前会对进行一些检查,比如患者的开刀部位、患者家属是否签字、是否注射血清、是否有过敏史等情况进行确认,这些属于第一类。
摩天大楼会有一个很长的计划清单,这些清单是由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起完成的,比如建筑专家、电气专家、通风专家等等,这是第四类。同时还会出现不同问题时的处理清单,这是第三类清单...
说到底,前两种清单都是为了避免无能之错(明明会做,却由于粗心或者其他状况没有做到,这种错误尤其不能原谅),而后两种是必须要严格执行的清单,计划清单一旦脱离了计划就失去了意义,而异常清单一旦不去做,造成的可能就是不可估计的后果。
三、清单的制作
- 日常清单必须简洁、易懂,最好是一张纸就能搞定。你能想象在手术室里对照一长串清单不停的进行确认吗?浪费时间是一个原因,而让医护人员感到麻烦是另外一个原因,这些原因都将导致清单的不可用性。
- 清单必须是活的,没有哪份清单一次完成后就不用修改了,只有不停的修改完善,才能让清单变得更加的适用。
- 清单必须抓住关键点,我们必须提炼出最精简的信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 一旦确认制作的清单对我们的工作没有帮助时,应该果断的放弃这份清单。
四、使用清单可能遇到的问题
对于在某个行业里面比较优秀人来说,用清单无疑是一种耻辱,一个肿瘤科的主刀医生可能不太愿意使用清单,因为他们是这个领域的绝对专家,这样显得并不专业,同时也给他的权威带来了影响。但是偏偏就是这些各个领域绝对的专家有时候也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比如一个外科医生可能会因为伤者伤口的大小而判断伤者的受伤情况,这有时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也许一个看上去很小的少扣,却扎进去了很深,而恰巧这是个胖子,那么也许伤口就显得不是那么明显。还是那句话,清单的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避免无能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