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两个外甥女从小到现在都是我父母带的,和他们感情特别好,尤其是我父亲,她们叫他穆阳爷爷。
大外甥女豆豆,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说:“你再这样,我不爱你了”。于是,她形成了一个习惯,被否定时,就会去问妈妈或者爷爷:“你爱我吗?”倘若爷爷说“不爱你”。她就会哭着找妈妈,“爷爷不爱我了”。有阵子,她妈妈就担心这样的行为会让她缺乏安全感。经了解后,她妈妈告诉我,只要父母能给予孩子爱和肯定,孩子的不良情绪就会边缘化。其实,父亲对她的爱,是满满的,只不过,有时表达方式没有更新,延用他长久以来的方式。现在豆豆长大了些,确实是个充满爱的孩子,并且对爷爷有深深的依恋。
小外甥女立夏,学讲话以来,常听爷爷说:“你再这样,就不乖了”。于是,她也形成了一个习惯,被否定时,就会去问婆婆,爷爷和妈妈,“我乖吗?”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就会很开心的说:“爷爷(婆婆、妈妈)说我乖”,接着不论别人说什么否定她的话,都无法动摇她。我想她应该是觉得,我最爱的人说我乖就行了。她还能因此延伸到各种问题,“爷爷,我是爱哭鬼吗?爷爷,我是霸王龙吗?爷爷,我是……”
有段我和她的对话
两个小姑娘都很依赖爷爷,白天要爷爷喂饭,晚上要和爷爷一起睡。被爷爷骂后,还是要黏着爷爷。我曾问队友为什么会这样?队友说,因为父亲是真的对她们很好,小孩子很聪明,能分辨亲疏。立夏把橡皮泥玩的到处丢起来
姨姨:立夏不乖
立夏:我乖
姨姨:就不乖
立夏跑去找外援
立夏(带着哭腔):爷爷我乖吗
爷爷:乖
立夏(对我说):爷爷说我乖
姨姨:爷爷说你不乖
立夏:爷爷说我乖
然后继续玩
不过,受威胁思维的影响。豆豆现在对我说话也懂得威胁了。当然,也许可以用另一种说法,谈判。她懂得怎么跟我谈判了。
姨姨,如果你不让我吃这个,那你要给我买那个。
姨姨,你要做到这样,不然你就不能那样。
姨姨,你再不给我画笔的话,我就不爱你了。
姨姨,妹妹不乖,所以豆腐干不能给她吃。
……
嗯,关联词用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