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是近期steam平台上升最快的国产单机游戏,以虚拟人生的整体框架,体验云养娃的过程,只是,在游戏中,随着孩子的成长,你的焦虑是真实的,你遇到每个意外的会心一笑是讽刺的。仅以此篇,献给我所有正在备孕或正在准备绝育的朋友们,希望他们都能三思而后行,献给我的父母,感恩他们。
以下是我在游戏中几个简单的观察,推荐大家一起体验,国产单机生存不易,希望大家共同支持。
1.父母的期望:
(1)特长类:
特长最直观的作用是帮助父母跟亲戚,朋友在面子对决中,互相炫耀中取得胜利,帮助父母成为赢家,是每个小朋友获得玩具,出游以及各种你想要的娱乐项目的前提。
尽管在众多特长中你只能选择一个成为你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这也是你区别于普通人的必要条件。
(2)达标重点小,初,高,大学:
育儿过程中每个家长都是结果导向的,你唯一一份有价值的试卷成绩就是每个阶段大考的成绩,而你平时学习的频率和该结果没有绝对关系。
很残酷,天赋高的宝宝(这里指智商,情商,想象力,记忆力都高的人)就是学过一次就能碾压众生,而平凡人,你真得多努力。
2.成长的攻略:
(1)心理健康:
压力过大会让人崩溃好几次,每次崩溃后,小朋友又变的平静如水,但悲观,敏感,暴躁等等品质一旦形成,再也无法撤销,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所以娱乐和消费调节,根本不是为了快乐,只是为了不做一个那么悲伤的人,健康的活下去。
(2)领域成就:
成长的过程中,你除了学习可以在各个领域去探索,比如演讲,表演,艺术,金融等等。每个领域知识的知识没有那么浩瀚无垠,它们往往都能在三年内被学完,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是你最终得以区别于他人的原因。但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靠的是你的天赋和前期积累。
当然,人的精力有限,你可以选好几个方向,但兼顾学习的情况下,能发展深入的,超不过四个。当然也可能是我天赋不够吧。
3.娱乐生活:
(1)对能力的全面提高:
觉得娱乐无用,一直是很多人的误解。然而人所做过的所有事都会留下痕迹。游戏中,惊人的发现,原来去过一次欧洲游你获得全面提升远远超过死磕教材,当然也同样大于你去一次东南亚。
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你去东南亚旅行还是体验亚裔系文化,而去欧洲才能感受完全不同于过往的文化角度,眼界大开,从而变得包容而辩证。
从社会的角度理解,你能去欧洲旅行,也要看你父母的职业和你给父母面子的程度,是你累计,当然也是他们的成果。
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这种逻辑,不过是你没有真住在黄金屋里的无奈妥协,以后少拿出来误导别人。
(2)减压与发展:
娱乐活动除了减轻学习带来的压力之外,同样也是你发展特长的沃土。一切基于你喜好而产生的选择,尽管花费了时间,但你都乐在其中,并有机会略有小成。
4.余下的思考
(1)故事只到18岁,其背后反映的宿命理论是,人一生的多半已在青年时代奠基,因为那是学习力最旺盛的年代。
(2)余生很长,就算学习力指数级下降,你仍然还有再活1-2次的机会。所以,别丧,只要没死掉就还有机会,战胜那个不怎么美好的自己。
(3)与父母达成和解,感恩他们过往的付出与智慧。我在游戏里活了一百多年,养了五代人,才终于考上母校,而我妈,一次就搞定了。
最后,希望手机版尽快开发,小游戏再生动有趣一点,祝主创团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