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记忆力很差,《孙子兵法》光是抄写就不下百遍,可依然没法背诵,但应该是沉淀到了大脑沟回里,在现实中遇事的时候,经常就会猛然间想起《孙子》里的一两句话,然后恍然大悟,进而变成自己的东西,一生受益,我想这可能就是岳爷爷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吧。可惜我还是年少历浅,这样需要积累才能顿悟的时刻并不太多,所以我会本能的主动历事挑战自己,就好像这么多年读过那么多书,字字句句不甘沉沦,在驱使我不停折腾。岳爷爷想必也是熟读兵书,却是在一场场的生死历练中才融会贯通,发出“存乎一心”的感慨。
知道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对呀,只是“知道”而已,中间差了十万八千里的历练。连刻苦都谈不上,不要说生死挣扎了,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往往就是想的太大,却对自己太骄纵。
《孙子》开篇就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对于我们个人来讲,什么是“人之大事”,什么是决定自己生死存亡的大事?
在如今的商业时代,可不就是行业的选择么?!普罗大众进阶的唯一机会就在对时势的把握上,趁势而起远不是勤奋努力可以比拟的。就以我们这批80后为例,差不多十五年前刚刚毕业的时候,很多名校出身、履历光鲜的尖子生选择当时如日中天的外企,而很多普通高校出来的学生不得已选择了阿里、腾讯以及其他刚刚兴起的企业,如今的境遇可以说是天差地别。行业起伏兴衰,跟个人品性、能力并没有什么关系,就好像国力疲弱、人主昏庸,诸葛亮个人能力再强、再鞠躬尽瘁也无法挽回败局。
所以,“不可不察”的是:你的时间和注意力两大战略资源投到哪里才是真正的“人之大事、存亡之道”,“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自己创业的要选择代表趋势的赛道,为人打工的要选择站在赛道上的明主。还有我之前曾撰文论述过,是不是创业也需要“多算”,是不是好战的性情,是不是天生习惯从压力中汲取精神食粮,否则贸贸然仅凭热血就冲入战场,可不就是当炮灰么,“况于无算乎”。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五事是“道、天、地、将、法”,“道”专指上下同欲,用在个体身上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在选择赛道、把握趋势的同时,要充分计算自己的优势,以求“内外同欲”之道。用在公司上,不管是自己创业还是求职,都要有上下认同的愿景和价值观,这点非常重要。天者,阴阳、寒暑、时制,在今日可以理解为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迎合大众需求痛点,也就是时势。地在商道中就是一方水土的民俗、文化,以及当地政策、购买力、喜好等,Google、Facebook等好多横扫全球的巨头在中国总是打不开市场,就是因为不如阿里、腾讯等更了解本土的文化传统,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不仅是自身修养的要求,也是择明主的标准,这些方面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决定未来能走多远。法,既是法度,又是节律、规章,个人成长需要有目标的步步前行,日拱一卒好过虎头蛇尾,创业、做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找好最合适的节奏,制定大家都能信奉遵从的规则。
“七计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简直就是入职选公司的金科玉律,也是自己创业需要检视的标准。
一部《孙子》,道尽世间百态,大道在其中,就看能吸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