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掣花签,黛玉抽到的是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写的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红楼梦》中第一回交代,林黛玉前世是绛珠仙草,只因神瑛侍者每天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才得以修成人形,所以她下世来是打算用眼泪来报恩的,这就注定黛玉与水脱不了干系。而芙蓉有水芙蓉和木芙蓉之分,水芙蓉即莲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洁白身姿,这恰恰与黛玉的绝尘脱俗相吻合。晴雯从长相和心性一直被视为黛玉的影子,后来她死之后贾宝玉为她作《芙蓉女儿诔》祭奠她,但是是将诔文挂于芙蓉枝上,说明晴雯的花是木芙蓉。两者有相似(可以同称芙蓉)又有区别,暗合了对两人的形象塑造。
风露清愁四个字,此前似乎未有出处,应当是曹雪芹先生特地为林黛玉而作,但是这四字,真是说尽了林黛玉的清新脱俗,多愁善感。她的清丽脱俗首先来源于她的外貌之美,宝玉初见黛玉时,是这样描写的: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曹雪芹没用一字一句写到美丽,但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位无比精致、灵性的美人。相比王熙凤富丽华贵的打扮,林黛玉的美真的有种出尘脱俗的感觉。同时,曹雪芹先生也直接点出了“愁”、“病”两大关键字,林黛玉的眉总是若有若无地蹙着,但是反增加了她的美感。贾宝玉送她“颦颦”二字形容她眉间若蹙的美感,简直有如西施捧心之妙。
另有一处,是在第二十六回,黛玉去看宝玉,被晴雯关在门外,可巧又听见宝钗在里面,因而错疑心了宝玉,不禁气苦,在墙角花阴之下呜咽起来。这一段更加把黛玉的美、多愁善感写到淋漓尽致:
原来这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愣愣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除却美貌,黛玉的脱俗更来自于她的生活习惯,才华和心性。看见落花,黛玉便有伤春悲秋之意,不忍落花流入脏水之中被糟蹋了,便建立花冢埋藏落花。宝玉来找黛玉,黛玉因误会宝玉,故意不理她,嘱咐紫鹃:
“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这该是多么有诗意的人才有的生活与想法啊。而黛玉才华横溢,心思奇巧自不消说,她作的诗几乎总能夺魁。她心性孤傲,讨厌名利,是大观园中唯一不劝宝玉热衷功名利禄的人。
然则,细细看来,黛玉所有的美都带着一股愁态,两句话形容,正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这样的人,不用芙蓉和风露清愁焉能形容?
最后说到那句诗,“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于宋代欧阳修的《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说的是王昭君红颜多薄命的悲惨命运。这句诗何止是悲,简直就是不详,但是书中黛玉抽到这枝花签,大家都说除了她,别人也不配做芙蓉花,黛玉自己也笑了。这说明她一直都以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身世含悲感切,她虽身负绝世美貌,但是却是一身多愁多病身;有非凡的才华,奈何也无法扭转命运的乾坤,所以她的《五美吟》,她的《葬花词》,隐喻的都是她命途多舛,红颜薄命的命运。因而此签上的诗句,诉尽了她悲苦的前半生,更揭示了她后面不得所愿,红颜早逝的悲惨命运。
最后签上的注解是“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在曹雪芹心中,这风愁清露的芙蓉与艳冠群芳的牡丹是并列的,各有各的妙处,如同正册中两人共用一首诗一样,宝黛二人的相貌才情都是并驾齐驱,不分上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