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意趣与刺点 发布于 2019-01-11 06:51:55 删除 阅读数:20
近日,在网上购买一套《随园诗话》,本想古文晦涩难懂,借译文增加理解,但里面的译文让人哭笑不得,与原文意思大相径庭,实在不敢恭维。故,遂想把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写出来,争取一天一文,抑或也有不妥之处,望各位能不吝赐教给予指正。共同为中华文明精粹的准确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卷一
原文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光武贫时,与李通讼逋租于严尤。尤奇而目之。光武归谓李通曰:“严公宁目君耶”窥其意,以得严君一盼为荣。韩蕲王为小卒时,相士言其日后封王。韩大怒,以为侮己,奋拳殴之。都是一般见解。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云:“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皆作郎中时诗也。玩其词,若不料此后之出将入相者。及其为七省经略,《在金中丞席上》云:“问心都是酬恩客,屈指谁为济世才”《登甲秀楼》绝句云:“炊烟卓午散轻丝,十万人家饭熟时。问讯何年招济火,斜阳满树武乡祠。”居然以武侯自命,皆与未得志时气象迥异。张桐城相公则自翰林至作首相,诗皆一格。最清妙者:“柳阴春水曲,花外暮山多。”“叶底花开人不见,一双蝴蝶已先知。”“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化作两枝看。”《扈跸》云:“谁怜七十龙钟叟,骑马踏冰星满天”《和皇上〈风筝》》云:“九霄日近增华色,四野风多仗宝绳。”押“绳”字韵,寄托遥深。
译注:
古时候,英雄人物在未得到发迹机遇时,都没有远大志向。不止是邓禹只希望在文学方面得以发展,马武仅期望做一个都邮那样的小官啊。晋文公在未得到王位时,有妻室有车马,也不愿离开齐国。光武帝贫穷落魄时,与李通因逃拖租税到严尤处打官司。严尤惊奇地盯着他看了几眼,光武帝回来问李通说:”严公注视你了吗?”。私下领会他的意思是,以得到严尤的注视为荣。韩蕲王韩世忠是无名小卒时,相面的人说他日后将被封为王。韩世忠大怒,以为是讥讽自己,奋起拳头就殴打那人。这些都是一样的见解。
鄂西林相公在《辛丑元日》中说:“拿着镜子照照自己快要老了,打开门看看地上的春草却还没长出来”。在《咏怀》中说:“看来四十岁也就这个样子了,即使活到一百岁也可预知了”。都是他做郎中时写下的诗句啊。品味他的诗句,怎么也不会预料到他后来成为出将入相的人。等他做了七省经略的时候,在《金中丞席上》说:“扪心自问,我们都是些感谢皇恩浩荡的人,屈指数数谁是真正的济世英才呢?”。在《登甲秀楼》中做绝句:“正午的炊烟袅袅像散出的轻丝一样,这时正是千家万户饭熟的时候。请问哪年能招来济世救民之火?只看见夕阳透过树林照耀着武侯祠”。居然以武侯自比,这些都与未得志时的气象迥然不同了。张桐城相公则从做翰林学士到做首辅宰相,所作诗句一个风格。最清妙的诗句有:“柳荫下面的春水哗啦啦像歌曲一样流淌,繁花似锦的田野远处山峦重重叠叠。”“叶子下面开放的花朵,人虽然没看见,两只蝴蝶却早已先知道了。”“在临近水的地方种花就知道是有意之举,花映水中,一枝便可看作两枝了”。在《扈跸》中说:“谁能想到已经七十岁的龙钟老头,却能在满天星斗的夜里骑马踏冰随侍皇上出行呢。”在《和皇上风筝》中说:“飞上九霄天空的风筝,是靠越来越近的日光增添了华丽的色彩,尽管有四面八方的野风吹拂,但却需要依仗手中的宝绳牵系着它。”此处押“绳”字韵,寄托之意深远。
本人对原文的理解和揣摩而译注,有些是参考他人的理解。虽然也可能与原著原意有相违之处,但却自觉与某博主编的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的《随园诗话》版本译注之谬以千里要好许多,看看某博之译注,简直有误人子弟之嫌,令人哭笑不得。以下为某博译文:
原文:“马武望都邮也”译为“马武以都邮为名门望族”。显然,都邮为一官名而非一族名或一姓名。
原文:“晋文公有车有马,不肯去齐”译为“晋文公有妻室有马匹,就不肯离开去齐国。”这里涉及一段历史,某博显然没搞明白。
晋文公即公子重耳,是晋献公与狐姬的儿子。在晋献公还做太子时,重耳就长大成年。晋武公39年去世,献公继位。此时重耳已经21岁。晋献公11年,骊姬受宠,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嗣君,先后陷害太子申生,重耳和夷吾。申生自尽,重耳逃到蒲城,夷吾逃到屈城。献公22年,因两个儿子不辞而别,认定他们有阴谋,派勃鞮去讨伐蒲城,重耳闻讯翻墙逃到他母亲的故国翟国(又作狄国)。
后来夷吾即位,史称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后,恐晋国人依附重耳,就派勃鞮再次追杀重耳。在翟国住了12年的重耳闻讯就与赵衰等人商量说:“我当初逃到翟国来也不想在此久留,没想到在这呆了这么久,现在听说齐桓公乐善好施,有志称霸,又听说管仲,隰朋去世,齐国正想寻找贤能的人辅佐,我们为何不前往呢?”重耳又踏上了去齐国的路途。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厚礼以待,把同家族的一个叫齐姜的小女嫁给重耳,并送了二十辆驷马车。重耳在此感到很满足,在齐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晋惠公12年,重耳在齐国住了5年,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慢慢放弃了自己的鸿鹄之志,再没有离开齐国的意思。有一天随从赵衰和狐偃在一棵桑树下商量如何离齐之事。齐姜的侍女听到他们的密探,回去偷偷告诉了齐姜。齐姜竟把侍女杀死,劝告重耳赶快离开齐国。重耳说:“人本来就是为了寻求安逸享乐的,管其他的事干嘛?我不走,死也要死在齐国。”齐姜说:“你是一国的公子,走投无路才来到这里,你的这些随从把你当作他们的生命,你不赶快回国,报答劳苦的臣子,却贪恋女色,我为你感到羞耻。况且,你现在再不去追求(王位),何时才能成功?”她就与赵衰等人用计灌醉了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了齐国。这样才有了晋文公,才成就了一番霸业。
所以,上面的故事有力佐证了“不肯离开去齐国”的译注是谬误的!
原文“严公宁目君乎耶?”译为“严公居然看了我?”就更与原意相差很远!
原文“韩大怒,以为侮之,奋拳殴之”译为“韩蕲竟然大怒,以为是侮辱自己,奋起拳殴打相面的人。”原文的“韩”是指韩蕲王,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别称韩蕲王。而不是韩蕲,不知某博的“韩蕲”所指何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