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好的人”,但我却想说“机会总是留给那些心在路上的人”。
第一次体会到这种感觉是在去年2月,当自己痛下决心,与自己奉献了生命中最宝贵十三年青春年华、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的金融行业辞职,准备从事家庭教育的时候,当时自己刚下定决心,给公司领导发过去辞行微信十几分钟,便收到一条来自陌生朋友的微信——“刘老师好,请帮忙联系一位能做高考减压的老师,最好是孩子参加过高考的心理咨询师。”
之所以陌生,一来确实不认识,二来更未谋过面。电话联系后,方知她是被一学生的妈妈同时也是我的朋友邀请进我的读书学习微信群,经常听且受益于我读书分享的老师。令我震惊的是接下来十天,竟然达成合作活动圆满完成不说,本只想做一场针对高三学生的高考减压,结果还加做了一场高三家长的减压活动。
正是这场活动,促发了自己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传播家庭教育的梦想开始起航。
自2015年底接触学习家庭教育和心理学以来,总感到自己的能量未能得以完全释放,心底时不时升起异样的声音“这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四年的沉淀和积累,仿佛在暗示着什么。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2016年9月,一向花钱如流水的自己竟然鬼使神差地斥重金走进了悟纳合聚成爱体系(当时还是NLP三人行),并将这个体系的课程报到顶破天。
2017年歪打正着赶上了末班车,报名参加并一次性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当时自己甚至没动过当心理咨询师的念头,只是感觉心理学好像挺实用。支持自己产生这个念头的,是源于自己去年参加过深圳一位心理学博士微信组织的梦工作坊,被他解析过一个梦。
正是因为拿到了这个证书,竟然让自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获得了两次参与社会团体组织的提供心理服务机会。
第一次是去年金秋,无意中看到太原某院校招聘兼职心理咨询师,报名、填表、提供个人简历和相关资质,两轮面试后,自己竟被录取。于是,走出校门25年后,自己再次意气风发地出现在大学校园内,多次走进学校教学楼,正儿八经地参加兼职心理咨询督导会,并有机会做大一新生心理测评的后续访谈工作。
第二次就是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也是无意间看到朋友圈里转发的——太原市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招募活动,于是填写报名表、提供个人简介,很快审核通过,非常荣幸地成为太太原首批预备志愿者之一。
只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连续三次得到参与社会公众服务的机会,并非源于自己已经准备好。而是源于四年来自己每天都走在学习成长的路上,每时每刻都在准备酝酿着,自己的心一直在路上……
所以,机会总是留给那些心在路上的人,只有心在路上,才不会惧怕路途的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