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追剧。一个是何冰老师主演的(芝麻胡同),一个是陈宝国老师主演的(大中医)。两个老师都是我所喜欢的男演员。(为什么非要强调男演员呢?因为现在好多演员不太容易分清男女,避免给大家造成困扰)又都是我喜欢的编剧,导演,可是两部戏给我的感觉截然不同。一个,看的是陈宝国老师,戏的情节,在陈老师身上,就特别精彩,别人的过场戏,只能说中规中矩,没毛病,但也不出彩。一个何冰老师的戏,精彩,女主刘老师的戏,精彩,甚至一些过场戏一样精彩。我边看边琢磨这事。这就是四梁八柱的重要吧。
一部戏,四梁八柱,不用问,都知道重要。一个演出团体,四梁八柱同样重要,有开场的演员,有中腰的演员,有倒二的演员,有底角儿演员,缺一不可。一场相声演出,同样如此。
在今日头条上,在知乎上总有人发问:和××比,德云社有多强?真没法说。说德云社不强,网上铺天盖地的德云社粉丝,钢丝,二奶奶们,能弄死我;说他强,我得戴避雷针出门,用你们的偶像,郭老师的话说,说谎话是要遭雷劈的。确实,德云社有郭德纲,有岳云鹏,有郭麒麟,有孟鹤堂还有张云雷,高峰。他们很牛逼。可是德云社的四梁八柱呢?用郭老师的话说,德云可有四百多演员呀。以上提到的诸位的演出,我在网上都找视频看了,如果他们算德云出类拔萃的话,别的演员就不看也罢了。我现在再说一遍,过去说过的老话,德云培养相声演员的路子有点歪。
相声演员,不同于别的十样杂耍的演员,耍萌卖贱,不能当饭吃。那你说了,观众笑了,就是演对了,相声的功能就尽到了。确实,相声要让观众笑。但是,笑,也要分析吧,小品,马戏都能让观众笑,观众为什么笑,他自己不会区分,我们要知道,他笑,因为语言包袱?因为耍像?因为一个表情?因为一个动作?而这些是不是相声的元素,如果不是,就应该舍弃掉。绝不可为了效果而盲目的追求。我如果领俩猴上台去耍,效果也错不了。观众也能笑。可那是相声吗?
说到唱,我理解的相声演员的唱,必先正唱,然后歪唱带来包袱。德云社有几个正唱立得住的?(陶阳除外)唱戏,唱歌,唱小曲,起码要各有各味吧,都做到了吗?
现在演出,话里话外,外加台上包袱,都是师父捧这个不捧那个,师父不捧我。是,现在郭老师除了相声界,在娱乐界,影视界都混的风生水起,想捧个徒弟,很容易的事。问题是你们这些徒弟,都以被师父捧为目标,其他的目标呢?起码得会说相声吧?就算真红了,你能红几天?难不成真靠一帮小姑娘挥舞荧光棒红吗?我愿意德云社的演员都红,都成角儿。问题是,谁开场呢?
踏踏实实说相声,该你红了,自然就红了,哪怕让师父稍微助助力,也是可以的。为了红而红,不可取。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看德云社,只有高峰和孟鹤堂还算踏实,别人就呵呵了。
最后祝德云社的演员火穴大赚!财源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