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的四大误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并持续升高(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人,病程漫长,常因不易坚持治疗而导致各大器官相继受累。

 4大常见误区要避免

误区一:不愿意过早服药或接受治疗

  治疗高血压,越早获益越大。

不少患者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却不知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并不是血压升高引起的症状,而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血管,甚至影响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

血压越早得到控制,就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多器官功能受损。

误区二:血压正常即停药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坚持,保持其稳定。高血压不能根治,但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控制。

贸然停药后血压会因此升高,而血压的波动过大,对身体内多器官的损害更加严重。

还可以通过医疗器械协助疏通血管,保持血管畅通,降低血压。

误区三:过分依靠药物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控制和改正吸烟、过量饮酒、高盐饮食等不良习惯,对药物的治疗效果有反辅助作用。

药物的力量有时候也是有限的,有时可以尝试医疗器械治疗,物理治疗的效果短时间不会像药物那么明显,但是时间长了,效果还是明显的。

误区四:只服药不看效果

  高血压的治疗并非千篇一律,且个体对药物敏感性不一,需要通过定期监测血压观察治疗效果。而不是一味只知道用药,要看效果去进行下一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