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本章出自:八佾篇
【注释】
①倩:笑容美好。 ②盼:眼睛黑白分明。 ③绚 xuàn :有文采。这三句诗前两句见《诗·卫风·硕人》,第三句可能是逸诗。 ④起:阐明。 ⑤商:子夏名商。
【翻译】
子夏问道:“‘轻盈的笑脸多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画画。”子夏说:“这么说礼仪是在有了仁德之心后才产生的了?”孔子说:“能够发挥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
【感悟】
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都是围绕着孔子的各种思想。子夏问诗也不是单纯的文学讨论,孔子的回答也总是蕴含深意。而子夏理明辞达,领悟力很高,能够论诗而知学。
子夏从“绘事后素”中体会到“礼后乎”,理解了仁为礼的根本,礼为仁的外在形式表现。
孔子引导子夏从礼仪的形式之华美认识到了礼仪之实,即内容之美。而这种美正是出于仁的本心,孔子提倡礼乐的原因就在于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真实情感是统一的,因此礼乐才能起到教化万民的作用。
孔子一直认为《诗经》中也蕴含着很多礼仪教化的内容,像子夏这样触类旁通才能更好地领略《诗》中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