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我已经给每个人的作文都做了点评,虽然简单,却也有点睛的作用。
今天是打卡第一天,我做一个小结:
1.90%的学生和家长能按时完成,并且按要求完成,值得鼓励。
2.有些作业字数明显不够、有些作业不是学生完成,是家长写的。
3.有些作业没有按要求完成,有些作业没有按时完成。
一、惊喜:太多的学生因为对一首诗的解读,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展现出了惊人惊喜的表述,希望家长看得到,鼓励学生保持住!
二、失望:事实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尊重钦老师的付出,也并没有珍惜此次机会。
三、注意:今天是第一次用小鹅通打卡,很多家长和孩子不顺利,由于我事先没有说明,所以今天没有按照要求打卡的学员可以忽略不计。从明天开始,必须按照要求,按时打卡,届时不接受任何理由的违规解释。请今天没有顺利按要求打卡的家长自己反思总结,避免明天出现类似问题。
再强调一次:从明天开始,不接受任何人用任何理由解释违规。
前方锦绣前程,脚下万丈深渊,共勉!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昨天的、今天的作业重新检查一遍,让孩子用《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查,不要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另外,有些卷面很不整洁,字迹很不工整,赶紧干预。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所有人各位,今天作业反应出来的问题很严重。
1.大量抄袭现象出现!这首诗对一些孩子的认知发出了挑战,很正常,学习本就应该有难度,有进阶,写作业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但不能原封不动的抄袭!此风断不可涨!如果你不知道,请在百度上搜索关键字查阅,引导孩子正视问题。如果你知情,只是为了交作业,引导孩子为了完成作业应付了事,这让人如何是好?
2.错别字依然存在,我下午提醒过,家长自己检查一遍,有错别字去改正。但在我提醒后打卡的学生,依然有这种情况出现,家长是检查了没检查出来?还是压根没检查?让人担忧。
3.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套话很多,口号有余,内容不足,切口都太大,而没有关注到具体内容的表达,这都是“思维定势”决定的。你们该感谢这些作业,暴露出这些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4.我今天提醒多遍,今天不接受任何理由的少打卡、不按要求打卡,但还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包括字数不够的、抄袭的,均按违规处理。
5.我有预感,真能按要求坚持满30天的学员,可能不足十人!
反思吧,家长们,大家对孩子的学习,做的太不够太不够太不够!即便你觉得真的上心了,路,没有走对。任重道远。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所有人7月28日作业点评:
1.今天违规的几率明显下降,值得鼓励。但依然有家长或学生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按要求打卡,退不退群自己决定。
2.学生们画的都很棒!不管是构图还是内容,大都符合诗中的描述,但有几点值得注意:
(1)有些学生注重了色彩,却忽略了诗歌内容的全面表达,色彩“喧宾夺主”,这是因为学生获得了自己擅长的技能,想极力展示,却忽略了作业的要求的原因——炫技!
(2)有些学生表现元素、内容都没问题,但缺少了构图意识,如果表现在写作上,就会详略不得当,内容太分散。
(3)有些学生虽然是简笔画,但能注意细节,很值得赞许。
(4)有些学生对“诗画相融”,有自己的理解,很不错。
(5)有些学生用四格漫画表现,也有自己的想法!
各位家长引导自己的孩子欣赏其他孩子画作时,要会评价!具体的方法,可以参照我的「全能精读方法课」的「评价」一节。阅读,不仅是读书。
敏江:
[图片]
敏江: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所有人7月29日作业总结:
这次的作业意在训练学生在赏析诗歌时,通过“听觉感官”和“思维加工”等方式,将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有机融合。要想把此题完成好,首先要能感知《望庐山瀑布》中每一句的内容特点、韵律构成和情感变化,然后搜寻自己记忆中与此风格相类似的诗歌,筛选比对,进而加以说明。让学生更立体地赏析诗歌,赏析音乐,从而达成多维底层素养。
1.开营第四天,有更多的人掉队了,每天按时按规定的打卡的人的数量减少。
2.有家长说题目有难度,孩子不会写,正常,又不正常。正常是学习本就不轻松。不正常是,首先孩子思维没打开,平时积累和思考太少,甚至有思维僵化的倾向,从来没学过歌?不可能。即便孩子是个音乐绝缘体,那么《国歌》是不是听过呢?问题出自哪里?家长自己想想。
3.即便孩子不会写,家长为什么不辅导?在忙什么。家长是不会还是不想?
4.这次的作业,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会写的,洋洋洒洒,逐句赏析,鞭辟入里。不会写的,两句嫌多,三句累死。作业是公开的,大家一看便知差距在哪里,我们只是一个几十人的极小范围,就有如此大的反差,那么放眼全市、全省、全国呢?此时不急,更待何时!
5.有些作业“不讲理”,只说了与某某歌类似,但吝惜笔墨,并没有写出具体是哪里类似,理由是什么?一个问题是思维定势,一个问题是找不到类似点,打卡完了。
6.有两份作业极其雷同,是相互抄袭,还是都抄袭自网络?请家长自行查验,是你姑息纵容,还是懒惰忽视。我之前提醒过,为何再次发生?
7.错别字的情况依然存在,请反思。
8.家长代写情况依然存在,什么目的?是在挑衅规则吗?
9.每次留作业时我都强调,请不要让小学生操作,再出现类似问题,谁之过?
10.不能打卡无所谓,得不得奖无所谓,重要的是否能通过暑期的活动发现自己和孩子的问题,并能改正。
这活动是免费的,是不是没想到一个免费的活动,让你的习惯和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现出原形?不要忘了进群的初衷,也不要找任何借口去解释任何失误,我想再次提醒各位,好习惯和好素养就是一点、一点、一点、一点、又一点从你和孩子身边溜走,话不好听,但懂得都懂!谁能摘得星辰,我们拭目以待。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将进酒
余年
我和我的祖国
国歌
高山流水
孤勇者
黄果树瀑布
又见炊烟
平湖秋月
敕勒歌
海阔天空
梦落客家
时光洪流
曹操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渔舟唱晚
万神纪
传奇
黄河大合唱
少年郎
呼伦贝尔大草原
琴之冀
水之声
踏山河
万疆
向天再借五百年
大唐游仙记
londonbridgeisfallingdown
don'tlookbackinanger
敏江:
[图片]
芊宝:
http://m.cyyangqiguan.com/yuedu/xiaoshuo/xs118644.html
敏江: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所有人各位,今日的作业暴露出的问题很明显。
这个题目一来训练学生的“对象感”,二来训练学生对逻辑关系的把握,三来考查学生对辩证思维的考查。
其中出现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审题不到位。我在直播间反复强调,这是训练写作“对象感”的一道题目,交上来的61份作业中,只有不到9份有“对象”意识,要么有专门的称呼,要么有目标性的语言。其他的作品,都在自说自话,全然不顾题目的要求,主要有下列具体问题:
1.前后内容不统一。文段前面说的观点,和后面的内容严重不统一,写作完后,并没有回顾、检查。
2.把一篇属于语文的答案,写成了科普说明文。即把网络或书中的内容查阅后,原封不动的搬到作业中,没有联系诗歌内容。
3.有些内容较低龄化。有些同年级学生的作文,思维差异之大,令人咋舌,不得不引起个别家长注意。
4.有些作业对题目的审阅全然不顾,形成了真正的“所答非所问”,如果我来阅卷,0分也嫌多,因为不认真,思维定势在作怪。
5.已经第五天,依然有错别字出现,且是很明显的错别字。就证明有些家长依然是不管。从下次开始,在某篇作文中,再发现一个错别字,将取消最后的评选资格。
“对象感”,对很多家长是陌生的词汇,但在国家一级语文考试的阅卷中,是必须量化的考查方向,最近几年中高考试题不断展现,也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重视!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所有人7月31日作业:
恭喜打卡的家长,从今天的作业看,90%的学生已经开始在习作中体现出“讲理”的姿态,这实属不易。事实证明的,系统训练+开阔眼界+严格要求,是有用的,是可以将不良习惯纠正过来的。
今天的题目,看似与是否了解书法艺术无关,实际上意在让学生通过各种机会去查阅、了解自己的知识盲区,并能再次理解词作的内容和词人的情感,与书法艺术展现出能够“自圆其说”的联系。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结合主观想法+笔画特点+诗作特点,写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专门写一种书法艺术,有的学生通过几种书法艺术进行对比,都值得肯定鼓励。
但问题也值得注意:
1.同个年级的内容,为何字数和理解差异如此之大,值得深思。
2.有些习作中,依然有错别字。
打卡第六天,差距依然在加大,但进步也很明显。我们继续。
注意:
1.明天上午不在直播间直播。
2.明天上午十点前,我在本群中语音讲解第七天的诗歌。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思考】
续写:
此刻,诗人没有寻访到隐士;隐士在大山中某一个地方不知在做什么;童子归家后也不知道他会如何跟师傅说今天在山中的经历。
通过你的想象,把这首诗后面的情节续写出来。构造一个完整的小故事。
【要求】
1.故事情节要完整,人物形象要鲜明,故事主题要明确。
2.故事要以“哎呀”两个字为开头,以“就是这样吧”为结尾。
3.小学不少于300字,初中不少于400字,高中不少于500字。
4.手写,学生自己写。
5.尽量不要让小学生自己操作打卡。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形式是“续写”,何为“续”?即在原来的内容基础之上,对后续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最后与原来的内容进行合闭!通俗些说,续写是一个环形结构,不是一条射线!
出现的问题:
1.某些学生不是在续写,是把这首诗写成了一个故事,充其量,叫“改写”。为什么?不审题,思维僵化。
2.某些学生看似有“续写”,但更多的内容都在原诗上逗留、纠缠,自顾自美丽,特别默写高年级学生,抒情内容无病呻吟,并不考虑到内容的主题。
3.某些学生是在续写,但写的过于天马行空,放出去,又回不来!信马由缰、无法掌控。这点我在布置作业时特别强调过。
4.某些学生的没有复合开头和结尾的要求,还有写了要求的话,但没有写准,少字,多字。
同时也有好的内容。
1.能够抓住“药”的细节,进行合理拓展。
2.人物关系合理,情节规划有设计,没有肆意拓展。
3.人物对话生动。
提示:
1.错别字少了,但某些句子出现了缺字的情况,按了葫芦起了瓢。
2.某些作文中用了涂改液、贴等用具,要杜绝!
3.有些字体太差,还有的字飞出格外,有的字又太草,能不能管一管?
4.少用带有卡通图案的作文本。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大家每次在群里回复的时候可以说一说自己的心得和思考,也好和全国各地的家长一起分享,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如果我每次把每个人的问题都说出来,我这一晚上也说不完,恐怕每个人付的费用也是不菲。点出普适性问题,自己反思、自己总结,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也是一种收获。
A桃花初放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上午8点到下午8点,一共12个小时。即便刨除四个小时。还有8个小时。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真是深夜放毒!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用一个句式形容,就是“既……又……。”而且是两组。
第一组:既讲理,又不讲理。
讲理——的是孩子或自己,或在家长的帮助下,能够查阅大量的资料,完成食材的处理和菜肴的设计!而且写的很详细,很有画面感,能够真正将生活与诗歌打通,不失为完成了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相信,这样的写作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首次,得恭喜他们,又一次接受了新挑战,并能胜利完成!
不讲理——题目要求是要将菜肴推荐给外国友人,体现出中华文化。99%的学生都具体写出了菜肴的做法,但却没能将其跟“中华文化”联系起来,你想,即便你写的过程如何详细,但这个过程跟文化是怎么构建起来的呢?是做菜的过程“文火”+“武火”,体现了中国人做人做事“张弛有度”?还是某一道菜的味道很丰富,但又很中和,体现了中国人“调和”“中庸”的做人之道呢?有些孩子就在“文化”的边缘,比如引用了古代典籍、古代故事,但就少了一步,少了一句话,就那么一步!太可惜,太可惜!
第二组:既有对象感,又没有对象感。
对象感:大部分学生注意到了是给别人介绍,所以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极其细腻的写出做法和色香味。不管菜是不是真的,我都愿意相信它是真的,非常好。说明学生是把这个“对象感”的意识放到了笔尖。
没有对象感——对方是外国人,你如何让一个外国人了解中国菜的味道?你的形容他们是否理解?当然,大部分学生因为年龄还小,无法去思考这些问题,那么就需要家长去强调了。
还有一些问题:
1.部分照片光暗、不对焦,拍出来根本无法看到内容。
2.有些作文中出现的菜肴,所有食材都没有在诗中出现,审题不准。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内蒙6航航可叹那“桃花美眷、火烧新野,江山点翠”,如此美妙的名字,就少了那么一步,就那么一句话。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还有一个,就是与“苏东坡”的关联,有的学生没有注意到,只说美食,而无东坡。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所有人今天的作业让人大开眼界!开眼界的是学生对这个基本句式的理解,大大展现了作为“人”的大脑的思考方式的多元呈现。
1.有的学生能遵照李清照原诗的逻辑:第一二联成一组比较,三四联用具体内容表述。如《咏鲸》
2.有的学生能够对钦老师的戏作做模仿,但却没有注意到真实的逻辑关系。我写的是猫不肯捉老鼠,表面上看是写现在的猫确实大都丧失了捉老鼠的功能,实际是上是讥讽“在其位、不谋其政”之人。但学生在模仿时,注意到了格式,却忽略了必然性,比如《蛇与蛙》,野外的蛇依然会以青蛙为食,更重要的是,青蛙不是如老鼠一样的害兽,怎么会应当灭绝呢?类似的学生不少,只看到了表面,忽略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有的学生能够大大的开辟视野,写出了诸如《抄》《四书五经》《观周易》《割圆术》等立意的诗作,值得鼓励,但有的诗作立意好,诗作的逻辑有待调整。
4.有的学生可以结合当下一些社会新闻,这说明,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调整了自己的写作思路,打通了生活,值得鼓励。如《谴责伤童者》,体现了文学作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特点。
【注意】
1.本次的作业不是训练学生写诗,是训练学生对某一个句式、某一主题的理解力和解释力。
2.理解力的基础,你对自己写的内容要有最基本的理解和概念的认知,比如青蛙,不应该被灭绝。
3.解释力,就是要对自己要表述的内容能够传达给读者,字数虽少,但信息一个不少,别人不懂,你写也白写。就像《爱国》,写对了,读者懂了,就成功了。
4.我虽然没要求写题目,但一些学生没有写,需要注意。
5.有两首诗高度相似,有抄袭嫌疑,家长请注意。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芊芊: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我开始时,说了字数。但有家长提醒,我忘记删除字数要求了,所以即时修改要求,即不需要说明,只需要填字。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所以,我再三强调,让学生们和家长们不要听完我的要求就离开,尽量听一听,后面也许有更多的提醒和思路拓展。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大家重新看看!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大家对现在的作业点评是不是已经免疫了?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我发现现在的作业是,要么关注点歪了,要么不关注了。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有一部分家长,早已经忘了为什么参加训练营了。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大家不用感谢我,自己多思考思考,和孩子一起多思考思考。有些人已经懈怠了,这很正常,人都有惰性。这也很不正常,因为你们原地踏步太久。幅员辽阔的是国土,停滞不前的是人心。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我觉得很多家长使劲儿的方向不对。跟一个老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老师不是谁家祖宗,家长和学生要做的事不是要考虑会不会让老师满意、能不能达到要求,而是要思考,这一次没达到要求的原因是什么?该怎样解决?解决不了该怎么办?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学生素养提升、成绩上去,能力出来。我要求是很严格,但严格是为了让大家发现从未发现的问题。家长要大胆,而不是战战兢兢。有时候,家长不是怕达不到我要求,而是怕孩子没有进步,自己的付出白费。我告诉你们,这些努力不会白费,不努力,才会白费。学习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那些所谓的学霸,背后的努力你们很少能注意。“都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这句话,就是真理。
朵朵和小朵儿:
钦老师古诗词暑期训练营
打卡第天
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思考】
设想陆游去世后半年,大宋军队收复失去的河山,完成国家统一。此刻,如果你是陆游的儿女,你会如何对已经去世的父亲,说出他想听的话呢?请写一封“家祭信”,写出你想对“父亲”说的话,告诉“父亲”他想听的话。"
【要求】
1小学不少于400字,初中不少于500字,高中不少于600字。
2.手写,学生自己写。
3尽量不要让小学生自己操作打卡。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都写得不错。
1.绝大部份学生注意到了“家祭信”,写作的时候,都带着浓浓的深情,将思念与国家统一的现实告诉给了虚拟的“父亲”。
2.很多学生还能查阅大量资料,结合陆游的其他诗作和历史事件,将这封信的内容做有机的填充和拓展,在完成本次作业的同时,又学习到了新知识,这是好的学习态度!值得表扬。
3.某些学生真正代入了“子女”的身份,很好体现对象感,进步肉眼可见。
问题:
1有些内容,不知是故意为之还是记忆错误,某些历史细节描述的有偏差,比如将岳飞与其母的“精忠报国”典故用到了陆游身上。
2.有些作品,“情”少了些。毕竟是一封“家祭信”,儿女对父亲说的话,虽然可以结合家国与时代,但不能忘了“抒情”的特点。
3.有些作品太长,虽然作业要求有“不少于xxx字”,没有字数上限要求,但写得太多,也不利于阅读,能写出去,还要能收回来。
4.有些内容字数严重不足,原因都不同,是难?是懒?家长和学生一起去找原因。以后这样的作业我不看。
5.“错别字”现象有抬头的趋势。
6.某些照片不聚焦,太模糊,不考虑阅读者的感受,不好。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修正一下,问题1中,应该是学生引用了“精忠报国”的字面意思,而跟岳飞的典故无关,这个不算问题。
朵朵和小朵儿:
钦老师古诗词暑期训练营
打卡第️️天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是陶渊明“《饮酒》组诗"中的第五首,有人说它们都是陶渊明饮酒后对社会和时代的情感表达,虽然也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事实上陶渊明并没有真正饮酒,只是“借题发挥”。不管怎样,陶渊明喜欢饮酒也是事实,“酒”,让他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对生活有了另一翻体悟。你应该知道,酒喝多了,终究有负面作用。请你选择任意一种身份,为他写一则“戒酒令”,劝他戒酒!
【要求】
1.定位好自己的身份。
2.“戒酒令”的内容一定要与本首诗的内容相结合,不能脱离诗作。
3.“戒酒令”的内容要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不能脱离生活。
4.小学不少于400字,初中不少于500字,高中不少于600字。
5.手写,学生自己写。
6.尽量不要让小学生自己操作打卡。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所有人今天的作业依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99%的学生都能够查阅相关材料,把“酒”对人体的危害写出来,这正是学习的正确路径,不知道的知识就是你该学习的。
2.90%的学生都能够结合《饮酒》诗歌中的内容,或正、或反写出“戒酒”的原因。
3.85%的学生都能结合历史上其他嗜酒的文人的事例,体现在本则习作中,举一反三。
4.80%的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将“饮酒”的危害,“现身说法”。
【不足】
1.有的作品,中心不稳。要求是“戒酒”,最后又给陶渊明推荐了其他的酒……
2.有的作品,写出了“酒”的“优点”,据我所知,世卫组织给酒的定位是,一级致癌物。至于各种品类的酒是否对人体有益,我没做过深入调查,但在作文中写的时候还要谨慎一些。
3.几乎所有作品,都没有顾及到“令”。何为“令”?是一种规则和要求。作品的语气都较舒缓,重在“劝”,少了“令”。(这一点,慢慢来吧,进步总有过程。)
4.字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依然出现。
通过训练营发现,学生的收获不仅在知识和方法的增长,还有意志力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好!
朵朵和小朵儿:
钦老师古诗词暑期训练营
打卡第12天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思考】
请结合本诗的内容,解释成语“归心似箭”。
【要求】
1.小学不少于300字,初中不少于400字,高中不少于500字。
2.手写,学生自己写。
3尽量不要小学生自己打卡。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大家通过查阅资料,对这首诗有了二次理解,昨天为了完成作业查资料,是拓展陶渊明的内容,今天为了完成作业查阅资料,是更好的理解了诗歌,每一天虽然做同一件事,但目的不一样,收获也不同。
注意:
1.有些作业只是把诗歌重新翻译,没有解释出“归心似箭”的意思。
2.一部分学生查阅了资料,但有的是把材料中的内容搬到了作业中,没有做有机融合,这不行。
3.有的学生查阅了“归心似箭”的出处和意思,再结合诗句理解,值得鼓励。
4.依然有错别字情况,有的家长没有注意,一直没有注意。(我是不是该开一个伴读营,把学生放我这里看着啊!)
5.今天作业的意图是想把成语的意思与诗歌的内容串联起来,因为,对每一个知识的理解都不是孤立的,都要放在语境之下去打通,去理解。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作业】
千百年来,李白的这首诗被不断传颂。但诗歌的最后一联,却传颂出了不同的版本,除了本诗的“随君直到夜郎西”外,还有“随风直到夜郎西”。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最喜欢哪个版本,请比较这两个版本,说出你的理由。
【要求】
1.小学不少于300字,初中不少于400字,高中不少于500字。
2.手写,学生自己写。
3.尽量不要让小学生自己操作打卡。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特点用一个字表示就是“准”。
1.学生能准确看到作业的要求,结合具体诗句内容,把“风”和“君”的区别表述出来。
2.一大部分作品能具体的结合我在讲述诗歌中提到的某个意象,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自己的理由。
3.学生能结合所查资料,将人物的关系“讲理”的表述出来,也值得鼓励。
今天的作业难在把两个字的概念认识清楚,原本是极其简单的两个字。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定你喜欢它的理由,也才能表述清楚,这类题目,通过比较,促使学生思考。
问题:
1.错别字现在依然存在
2.13天了,对一些学生来说,是否能够坚持下去呢?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思考】
有人说,这首诗的题目只有“赤壁”两个字,还只是名词,不能很好表现诗人要传达的情感。请你给诗题《赤壁》的前面或后面加几个字,让它更准确传达诗人的意图。并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要求】
1.题目的格式为xxx赤壁,或赤壁xxxx。
2.给题目加的字,不能超过3个。
3.小学不少于300字,初中不少于400字,高中不少于500字。
4.手写,学生自己写。
5.尽量不要让小学生自己操作打卡。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从完成度上,大都符合要求。但从《赤壁》诗名的调整上看,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
1.有些题目改编的,很特殊,体现出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和延展性。如《赤壁有我》《赤壁赋志》《赤壁东风》等,又能结合这首诗,自圆其说地解释自己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
2.另一部分作业都趋向诸如《赤壁有感》《赤壁感怀》等,这个没有任何问题,也符合作业要求,但考场阅卷是“相对”的,也就是老师在阅不同学生的试卷时,对自由发挥的题目,会有内心的比较,对那些立意特别的作品,都有偏爱。当然,如果这样的作品不能自圆其说,分数也不会高。
3.大部分学生都能结合相关材料,把自己的感受投注在材料中,但有学生依然大段照搬,这是不允许的,再搬,只能是0分。
4.这个作业是训练学生队对这首诗有更聚焦的认识,杜牧可以简单的用“赤壁”二字做题目,但学生写作文不可以,这样的概念太大、太宽,不够聚焦,所以希望学生能明白,作文视野要宏大,但切口要小。
问题:
1.错别字。
2.抄袭。
3.字数不够。
4.不是说明理由,而是抒发情感。
5.没坚持下来。
《赤壁》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这也告诉我们,我们能回看多远,就能看到远方多远。快半个月了,有人慢慢掉队,有人的意志,纷至沓来。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因偶尔有遗漏点赞的情况,会让某些学生误认为我没看作业。所以为了减少我重新检验的工作量,打消学生疑虑。从明天开始,我不再给作业一一点赞,但会选择“精选”,周知。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8月9日作业。
今天的作业要点评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孩子们很容易就“飘”,对某些孩子来讲,终于抓住了一个机会,开始把自己的情绪无限的抒发了出来。虽然一部分学生没符合要求,但批阅起来倒是很快乐。
1.很多学生忘了,我是要求大家写学习和生活的体会,但很多学生写成了“事件”本身,不是“体会”或“道理”。如“不畏妈妈来抽我,自缘我腿跑得快!”
2.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畏”写错了,下面都多了一笔。
3.一些学生没有把第三联的关系搞明白,从原文“浮云遮望眼”的主谓关系,变成了并列等关系,如“不畏烈日与风雪,自缘警察心为民。”(当然,这个改编的意思是好的)
关于题目的要求,一部分学生还是忽略了“审题”,值得注意。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普遍的问题还在于“审题”。作业要求是把自己的“愁”写得具象一些,也就是说先要表现出属于自己的“愁”,接着把愁“具像化”。所谓具象化,就是把无形、无影、无色、无味的愁,写得可感、可见,最后一个,还要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作品写出来、画出来是给人看的,给别人感受的,如果读者感受不到,那么作品就是失败的,说明只是在自言自语、而不是与人分享。
出现的问题:
1.有部分学生没看清题干要求,只把这首词的愁,也就是李煜的愁画了出来,没写自己的愁。
2.有学生只表述了事件本身,没把愁具体化。比如很多学生写了“作业多”让自己很愁,我们都能看出来他很愁,但“愁”是个什么形状、什么状态呢?很多学生没写出来,可能是不太理解什么叫做“具象”,那么“剪不断、理还乱”这句话需要再感受一下。
3.有个别学生把别的诗词中的愁放到了这幅画中,连自己的愁都不是。
小结:“审题”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无从谈起,多想、多思考、多注意。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家长需要关注的是,很多学生又开始“自说自话”。
1.看得出来,很多学生查阅了很多资料,慢慢培养和展现了自我要求的积极性。
2.一些学生只写了辛弃疾名字的由来,但没有结合词作的内容。什么是结合?就是把词作表现的各种元素,或几个,或全部去解释名字的意义,二者联系起来,而不是分出两个部分来写。
3.有的学生全盘脱离了作业要求,写了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究其原因,依然是审题的问题,无法理解题目的要求。或者写着写着,就忘记了题目的要求,自言自语,自说自话。
朵朵和小朵儿:
【暑期古诗词训练营】第十八天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思考】
你认为整首曲中,哪个字或哪个词,最能代表你对这首曲子的理解。找到它,并写下你的理由。
【要求】
1.小学不少于300字,初中不少于400字,高中不少于500字。
2.手写,学生自己写。
3.尽量不要让小学生自己操作打卡。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应该是“精选”最多的,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都能相对理想地表述出自己对曲子中某一个字的理解,并能把这个字或词跟曲子的整体意思联系在一起,这是强化训练的正向结果。
但其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1.大部分学生因为在网上或书籍中查阅了相关资料,所以在作业中写出了本不太可能理解的内容和信息。但我想,一大部分学生是没有很好理解的,并且有些信息是趋同的,比如有些词的错字都一样——“秋郊夕照图”,写成了“秋效夕照图”。
2.照搬了内容没关系,但得找机会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才行,不然就只变成了应付作业,这样的想法最不可取。
3.精选多,是看着好,并不代表一定是学生自己的体会之作。
4.当然,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不能很好理解也可以接受,但不代表孩子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完成今天的作业,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有一部分低龄段的孩子,“用力”的写出了自己的思考,这就很值得鼓励和表扬。
5.有些学生误把曲牌名的意思提炼出来,还有的学生把曲子的题目写出来,这都不对,题目要求是诗歌内容,题目和内容是两回事。
6.有一部分家长是没有检查孩子作业的,很容易就被发现了。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让人很惊喜。
1.一大部分学生都能扣住“西下的夕阳”这个意象,结合具体内容,通过对比两首作品,写出自己的思考。特别恭喜那些低年级的学生,通过将近20天的学习,已经可以和高三的哥哥姐姐们肩并肩,同摘“诗歌对比”这个极有难度的“星星”,并有模有样,让老师“老怀安慰”。
2.很多学生,经过两次的提示,也都学会了答题分点作答,且形式多种多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好的进步。答案结构清晰,说明思考时具有较为清晰的逻辑力,这是“金不换”的收获。
3.有个别学生更是注意到了对象感,将写作任务牢牢抓住,写出了自己对“夕阳西下”的理解。
4.一些学生对两部作品的对比极其细致,值得肯定。
同时问题也不容忽视。
1.错别字。
2.字数不够
3.比较了两首作品,但忘记了扣住“夕阳西下”
4.没有对象感,没注意文体,自顾自解释,忘记这是一篇“获奖词”。
5.只写了一篇作品的内容,另一篇作品写的极少甚至点到为止,不可以。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如果文天祥真有灵知,他一定能感知到在遥远的2022年,有这么多小读者,明白他那时的心境,替他写下那复杂又浩然长存的心灵往事。
今天的一大部分作业,我边看边感叹:“今朝唯我少年郎,敢问天地试锋芒。”今日的锋芒,就是学生通过20天的学习,在“对象感”的意识上初露锋芒。
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这句话,不是口号,各位家长都真真正正见证了,今天的作业没有特别需要点评的,因为孩子们真正浸润了其中。
补充一句,今天的作业题目,脱胎于曾经的一道高考作文题:《假如我与心中英雄生活一天》,如果当年的阅卷人看到今天孩子们的作业,不知会做何感想,如果我们的孩子去写这篇文章,也不至于当年的考生,全线溃败!
孩子是有潜力的,潜力是可以挖掘的,好的讲解和题目是有用的。坚持,是有意义的!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暑期古诗词训练营】第二十一天
拟行路难(其四)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思考】
面对严酷的门阀制度,鲍照能做的,只有“踟蹰不敢言”。时光飞逝,时间来到公元2022年,突然有一首叫《孤勇者》的歌火遍全国。假如你是穿越到此刻的鲍照,用这首歌的内容,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绪,你会如何表达呢?结合《拟行路难(其四)》的内容写下来。
【要求】
1.小学不少于300字,初中不少于400字,高中不少于500字。
2.手写,学生自己写。
3.尽量不要让小学生自己操作打卡。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在批阅今天的作业之前,我是有些忐忑的,我怕昨天的作业呈现出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只是偶然,但今天批阅到一半的时候,我的心慢慢放松下来,因为今天的作业展现出的思维与能力的特点,呈现平稳发展的趋势,这更加值得欣慰,说明孩子的写作逻辑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培养和挖掘出来,这是学习的正路。
【优点】
1.大部分学生可以真正通过《孤勇者》这首歌,把鲍照的情绪真切地抒发出来,还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门阀制度,这很好。
2.更有一部分学生,能结合2022年当下的时代特点,与诗人在南北朝的生活境遇形成对比,更值得肯定,这说明学生注意到了两个时代特点,并能主动对比分析。
3.有几个学生除了表现了鲍照的情绪外,还能构造出一个情节新奇、结构完整的小故事,不得不说,“举一反三”的能力,正在不断在我们的训练营中得到完善。
【问题】
1.有些学生的作业中,开头与“穿越”有关的情节铺垫太多,甚至占了一半的篇幅,要注意,这是跑题。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可能出现这个问题,“穿越”是形式,“抒情”才是这个作业的内容要求,不能本末倒置。
2.有些学生是在写情感,但没有站在主人公鲍照的角度,也就是没有把自己当成鲍照,把自己当成了外人、旁观者。
3.字数不够、只打卡没有内容、没打卡、私信给我作业的情况每天都有,我均不点评,原因不说了。
【小结】
《孤勇者》,是前一段时间在中国的中小学中风靡的一首歌,原因有很多。但学生未必了解歌词的意思,今天,结合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替鲍照抒情,不仅让学生们深入理解了诗人的心境和诗歌的意思,同时让《孤勇者》用另一种方式活跃在学生心中,一举多得,实属难得。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暴露出的问题不少,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把某一种花的“具体特点”跟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紧密相连,这是在我设计作业之初就预料到的,这是中国学生的痼疾。
1.一些学生只写了某种花是怎么样的,正像是xx情感,但为什么这样的特点就代表这种情感?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说明,而是在网络上查阅了“花语”,就说代表着xxx。作文是什么,是让作者表述,让作者解释,你得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出来。
2.一部分学生写出了花的特点,但不够具体,只是某一方面,比如绣球,只写了花朵多、花朵小,像友情亲密,然后就没了。花的特点观察的不很仔细,角度太少。
3.有一个部分写说明文的学生,只在网上或书上查了资料,与感情几乎没什么关系,白写!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感?说明很多学生对于“概念”的“关系”的把握并没有十分到位,当然,这也很正常,本来知识的学习和收获就要“螺旋式学习”,而“问题的出现”,也要通过不同的内容“螺旋式出现”。这样,这样才能把底层基础打牢。
学习,是歼灭战,也是持久战!
另外,错别字、字数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出现,一部分家长依然不负责任。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日作业: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说:“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可见,他对家人多么思念。假如你是杜甫,在岳阳楼上看到洞庭湖的风光后,挥笔写下一封家书,你会写什么内容,写给谁呢?
【要求】
1.以杜甫的身份写一份家信。
2.结合《登岳阳楼》的诗歌内容。
3.在信中写明收信人是谁。
4.小学不少于400字,初中不少于500字,高中不少于600字。
5.手写,学生自己写。
6.尽量不要让小学生自己操作打卡。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很多作业,我边读边戚戚然,大部分学生真正注意到了“家信”的特点,才能把真情真意写出来,看一封封家信,杜甫在世,也不过如此。“家信”是什么?是送给家人“思念”,是向家人要“安慰”,这是一种互动的情感,写信必要有回信的期待。所以家信的重点,在“家”,不在“信”。“家”是内容,“信”是形式。
大部分优秀的作业优点趋同,这里不做细致评说,明天直播间统一讲,说说普遍出现的问题:
1.有学生没有听清“家信”的要求,我发了作业后,又加了语音提示,但有学生不注意,把写信的对象想象成“李白”;还有学生用女儿的身份给父亲写。
2.一些学生没有搞清楚书信的格式!不管你学没学过,家长和孩子在网上查一下即刻了然,还是态度问题!
3.一些学生没有体现出“家”的特点,只把诗歌的内容翻译了一遍,对词语的概念没说清楚。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我除了看到了孩子对于长辈的爱,更多的还有期待和希望,这都是孩子隐幽内心的多元呈现。孩子们用心的设计、温情的拆分、仔细的表述,我感受到了大多数家长和孩子对此次作业的重视,而且对某些家长也给予鼓励,能把带有隐私的内容允许孩子呈现在作文中,这是对孩子“写作”这件事最大的支持,对很多孩子来讲,愿意写、喜欢写,是从“敢写”开始的。
【问题】
1.一些学生对饰品的设计很到位,但只写出了对长辈的祝愿和希望,却没有很好结合长辈的身份、长相、外貌、衣着等特点,又忽略了作业的要求。
2.有些学生没有结合《菩萨蛮》这首词的内容,没有想象自己的某个长辈是词中之人,也就少了具体的情境,内容自然就无法对应。
审题、概念及元素之间的关系等等要素,依然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思考】
诗歌的最后一句说:“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通过与白鸥“结盟”,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知己,任性天地间的情感。
此刻的你,在学习生活中,也会有一种情感是想宣泄抒发出来的,如果让你与一种动物或植物“结盟”,你会选择什么,来表现你的那种情感和期待呢?
【要求】
1.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情感或期待,表达的情感要明确、清晰。
2.选择的动物或植物可以真实、也可以虚构,但其特点一定要体现出你想与它“结盟”的原因。不能让“情感”与这个动、植物的特点脱节。
3.小学不少于400字,初中不少于500字,高中不少于600字。
4.手写,学生自己写。
5.尽量不要让小学生自己操作打卡。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你们再看看今天的作业,要求一,要写出你要宣泄和抒发的某种情感。是“情感”,是首先你要有某种情感。要求二,是要选择一种动物或植物(有些学生上来就写,连植物、动物都不是,你不得0分谁得0分?家长到底在干什么?),借这种动植物的特点抒发情感。要求三,要与这种动植物结盟,什么是结盟,就是成为知己。如何结合这三个要求?不是有诗歌吗?这道题来自《登快阁》,哟99%的学生自顾自写答案,根本没有重新分析感受一遍诗歌,导致问题出现。
时至今日,有人连续几天打空卡,有人20多天从来没有一次符合字数要求,也有人从来不检查孩子作业。牛!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所有人本群中的内容请各位自行保存、整理。暑期古诗词训练营结束后,本群会解散。如果大家还想继续交流,会延长一段时间,但终会解散,特此提示。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学生出现的问题大部分体现在“结合诗歌内容”这一部分,“霁”的意思是“雨后初晴”,那么在搞清这个基本概念之后,就要到诗中去找与“雨后”和“初晴”相对应的人、事、物。
1.一部分学生在结合诗歌时,注意到了“雨后初晴”,但没有把时空的变化写出来,只是“就点写点”,忽略了直播时我赏析诗歌的方向。
2.一部分学生写出了诗歌中的“霁”,但没有一直紧扣到最后,写着写着就跑了。
3.一部分学生在解释诗歌内容的时候,在网上照搬照抄。
4.说过很多遍,不要再让孩子用横格写作文,要用专业作文纸。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的最大问题是:有些学生又没看清楚题目要求。当然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一些学生应该是年级比较低,还不能很好的理解什么是“修辞”,但即便是三年级,比喻和拟人这样最基本的修辞手法是可以使用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相关知识掌握不好。那么高年级学生就更需要注意了,为什么学了多年的语文,连最基本的“修辞”都不能写出来?太值得反思。
优点也值得指出——越来越讲理了。
今天的作业,五分之四的作品在逻辑关系上又被拉到平衡线以上,这就证明了一个问题:学生的水平极不稳定,有题目展示,有老师要求,就会起来,如果少了提示,就会下降。所以,规律性、科学性,长期性学习是重要的,请各位家长了解,不要把孩子好不容易提升的意识和能力浪费掉了,等那时再回来,比登天还难。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暑期古诗词训练营】二十八天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思考】
这首曲通过“喇叭”,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气势嚣张,剥削百姓的残酷现实。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哪种乐器的特点也体现了某种学习、生活主题呢?请仿照这首曲子,用曲子的格式,也写一首《朝天子》。
【要求】
1.题目为《朝天子·________》,选择一种乐曲填入空格中。
2.创作的时候,要结合所选乐器的特点。
3.手写,学生自己写。
4.尽量不要让小学生自己操作打卡。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今天的作业不必深度点评,因为只要是能交上作业的学生,就说明已经在语文的学习上进步了一大截!已经高出同龄人一个档次。要说写一首曲子的难度,不亚于重新构建语文的素养,其中要顾及的要素太多太多,虽然已经降低了很多要求,对学生来讲实属不易!但一部分学生的完成度相当高,看似简单的文字的罗列,大脑中已经进行了千军万马的厮杀,值得赞扬!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8月23日。
今天交上来的作业可谓展现出了不同孩子对某一首诗歌最底层的认知,有的通过乐曲,有的通过绘画,有的问诗歌本身,有的用一首诗理解另一首诗。这很不容易,能把这个作业写出来,并能配上答案,特别是用文字的形式,确实是努力思考和深度理解的结果,来之不易,希望持续巩固,珍惜。
昨天和今天听到我在直播间“打卡反馈”的家长,知道自己可能得不到最后的奖励,断了自己28天或27天坚持的成果,今天没有打卡,或者后面几天都没有打卡。让人失望。
敏江: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总要自己经历,才知什么是经历。
朵朵和小朵儿:
[图片]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女娲用七天造出了人类
夸父用七天七夜追赶太阳
大禹用十三年,治住了滔天洪水
这些华夏民族的盖世英雄
构成了我们古老的优秀的基因
但
这些
都是神话传说
他们只存在我们美好的口耳相传中
美好,但不能触碰。
2022年的夏天
来自全国各地的你们
扎扎实实
勤勤恳恳
在父母的陪伴下
亲手创造了一个个
可永久珍藏的
奇迹!
这些
都是现实
看得见、摸得着!
曾经,爸爸妈妈口中总有一次会提到“别人家的孩子”。
从此,爸爸妈妈心中会重新认识“自己家的孩子”。
什么是“坚持”?
什么是“醒悟”?
什么是“努力”?
什么是“创造”?
什么是“思考”?
什么是“好习惯”?
什么是“披荆斩棘”?
这些词在词典中,有自己的解释。
但从此,你自己,就是它们的释意。
你也许哭过
你也许叹过
你也许埋怨过
甚至想放弃过
但你是否发现
当今天的你再看那时的自己
是怎样的百感交集
是怎样的五味杂陈
每一个昨天都没有被辜负
每一个今天都昂首阔步
每一个明天都风雨无阻
30天前
那个人是你
30天后
这个人是你
你还是你
你已不再是你
路,终究要自己走
苦,终究要自己尝
收获,终究是自己的,谁也抢不走!
30天
30篇
30次
10000余字
这是属于你的战绩!
蜕变
从这个夏天开始
从今天开始
从此刻开始
加油吧
少年
钦老师在未来等着你!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看到孩子们的总结我很感动,也百感交集。咬牙、坚持、哭泣、放弃、重振、信心、欢喜……这些复杂的清晰居然在这个暑期,在全国各地的家庭中轮番上演。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们和家长们都有所收获,并能如此铭记,没有什么比这更激励人心。我常在想,一切能被定义的事物都有遗憾,因为边界太过清楚,就总把一些元素排除在外。所以,要给教育“定义”,还不如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动态记录。那是人一生中最璀璨的年华,那是每个家庭可触可感的“多娇江山”。恭喜孩子们和家长们度过一个绝对充实的暑假,也要感谢你们自己为一件事如此坚持和付出,终将有所饱尝!我与有荣焉!怀念2022年的夏天,怀念这个暑假,怀念坚持奋战的30天,咱们秋季班见!
🤠钦老师(19点后休息):
错别字:“复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