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拖延借口,你中招了吗?
1.真的没时间
a.总是等到事情的截止日期前才开始,没有到截止时间,觉得明天还有时间,完全没有紧迫感,也没有规划去完成这件事。对于没有设置截止日期的任务,在最后一刻没有来临,之前很多人会选择性忽视,直到截止日期,马上快到了日益增加的压力,才会让他们行动起来,这也是人性的弱点之一。
b.总是把自己的行程排得很满,没有给额外的突发事件预留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记住一流时间,不要把事情安排得过于紧凑,每天总会遇到一些额外工作,或者遇到一些土话事件,如果没有预留时间就需要占用原计划的时间,从而无法完成之前设计好的工作计划。
在我们每日计划表的模板中,除了重要任务也能省任务管理,我们要习惯为突发任务留出余闲时间。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从而实现自由工作效率。
2.没心情
我们总是乐观的认为明天的心情会好,而由于各种原因评估的误差会很大。
高效的人,也有心情差的时候。事实上,他们在心情差的时候依然可以马上行动,情绪不会成为他们拖延的借口。
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需要等到心情好的时候才开始行动!
当你开始行动的时候,心情反而变好了。
本人就是一个例证,当然还没有行动的时候,心事重重,顾虑重重。一旦行动起来豁然开朗。
困了累了,也会使自己心情沮丧,如果是累了,设定时间,睡一会儿,眯一会儿养神,精神状态立马不一样就可以行动了。
3.没意义,不想做
我们很容易认为一些琐事毫无意义,从而显得动力不足,不愿意行动,导致拖延行为。
多想想自己的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给他人带来的快乐。
还有另外一种没意义的拖延,是别人安排你做的事情,你的内心充满了抵触,觉得特别没有意义,但你还是需要完成这个工作。你的内心并没有真正认可这件事。
人生是一种体验:既然无法选择不做,那么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尽快完成。
4.不知道如何开始
准备阶段与执行阶段
在准备阶段,遇到困难的任务,会产生畏难心理,迟迟不愿行动。
a.为了做到及时开始,我们暂时不要想象任务本身的困难,先克服准备工作这个障碍。简化准备工作,降低难度,减少时间。
b.学会分解目标,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目标。分解任务是有效减轻压力的一个手段。为了实现总目标而完成的一件件小事,才是能够帮助我们的。
不要让自己长时间处于准备阶段,而迟迟不能开始执行任务阶段
5.自制力弱,总是分心。
a.意料中的事情,要提前做准备。
b.意料外的事情,需要在每天的日程安排中留出一定的空闲时间,作为处理意外的时间。这些预留时间,应该在你的时间规划中扣除。
c.安排固定的时间来整理收拾办公室以及文件,因为这件事很容易变成一个拖延的借口。
d.学习的时间
需要学习的技能先记下来,以后安排一个专门的时间学习。
例如:今天早上为了完成一个PPT文件,在网上下载了PDF文件作参考,浪费了两个小时学习,都没转换成功。其实像这样的事情一时急用,可以请同事来帮忙。
我们要专注于开始,不能让自己一直处于准备阶段。
以上是我在书中所学。
另外我认为刷手机也是拖延的借口。打开手机APP,看看新闻,看看好玩好笑的视频,玩游戏。自律性一般的人刷手机都会拖延计划中的上床睡觉时间。在规定好的上床时间,最好让手机远离自己。很多人为了犒赏自己一天的劳累,把摸手机当做是一个最大的快乐。
事先想好的默念:该睡觉了,该睡觉了,放好手机,放好手机!会变成:太好看了,太好玩了,再看一会儿,再看一会儿,哈哈!
这个理由导致很多人晚睡,第二天精力不济,做事拖延,如此往复的恶性循环,令人拖延变成坏习惯。事后令人懊丧内疚,没有前行的勇气。
鼓励自己不把刷手机当做唯一的快乐。做事时享受行动的过程,想象积极的结果。那么我们的做事的动力会越来越强。切记刷手机也要在规定的时间,不要低估人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