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了我寒假阅读的第二本书籍《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厚度是我平常读的书的两三倍,不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经济学,一定很生动形象,毕竟“讲故事”是人类一直以来青睐的方式。看了前面几个故事,发现果真经济学跟生活真是密切相关,在监狱里人们都可以进行物物交换,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那么经济学一定也适用于并能够解释社会也就是这个大型市场的现象。接下来,作者探讨了亚当斯密对于人是否是理性的这一说法,其实经济学并不是讨论人是否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生活,而是研究人如果在各类条件中进行存活,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一些问题的答案并不能得到最优解,而只能得到一个最优范围,对此我深以为然。此外,破窗理论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理论,它讲到人们很多情况下只看到了事物显现出的结果,而没有看到背后的结果,有可能这背后的结果比看到的结果更为重要。这让我想到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于人类工作的冲击,难道这一冲击的出现就必须停止运用新兴技术吗,这虽然能够减少技术取代人类部分工作,但其实从长远来看,会阻碍人类的进步。就我而言,人工智能虽然会让一部分人失业,但又能够创造一系列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不仅能够解决就业问题还能够将那些被低等工作缠身的人解放出来,去从事更为能动性和有价值的工作,这将会大大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说,破窗理论的悖论就是没有看到隐藏结果对事物的更大推动作用。对这一理论的深思又让我想到,目前肺炎疫情导致许多行业营收甚少,但却刺激了口罩行业、酒精制作行业的发展,若用破窗理论去解释这一现象不免太过胡扯,大家都知道国家因为这一次肺炎疫情已经损失了很多,若有些人只看到极小的促进方面,就太过愚笨了。
关于生活中的经济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活跃用户 1.有一些粉丝关注了可是互动性不强,对文章流量也没有太大帮助,有什么办法让那些关注了的不活跃用户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