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战争是先赢得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奥威尔的小说,我在很长的时间内只听说过他的《动物庄园》,这本《1984》是在妻子的书架里翻看到的一本,让我惊喜的不仅仅是小说家构建的灰色世界和阅读旅程,而是这种与以往阅读截然不同的,言简、冷峻进而极致深刻的叙事风格,偶尔的浪漫情节更是让我喜出望外。原本担心在政治高压下的男主温斯顿的视角世界是否过于单调而冰冷,随着阅读的一页页渐进,却让我饱含敬畏和感激之情阅读完了整部小说。

正如止庵所言:奥威尔置身历史的一端,告诉我们另外一端的情景。他先写出将要发生的一切,继而大家如同他笔下的温斯顿、朱莉娅、奥布兰、帕森斯和其他人物那样,去活或者去死。《一九八四》描写的不是世界的某个阶段,而是最终结局。

“这是四月里的一天,天气晴朗却又寒冷,时钟敲了十三下。温斯顿·史密斯快步溜进胜利大厦的玻璃门。他低垂着头,想躲过阴冷的风,但动作还是不够快,没能把一股卷着砂土的旋风关到门外。”


小说在一种莫名的紧张局势中开始,“四月”、“时钟”、“快步”、“溜进”、“低垂”、“阴冷”......温斯顿所不敢和不愿直面的正是笼罩着整个小说背景下的独裁者“老大哥”和无处不在的“思想警察”,这样的政治体制底色,总让人感觉咄咄逼人、做事战战兢兢,无端和背离主流思想是不被饶恕的,爱情、性、自由意志是人体多余的部分......奥威尔把温斯顿的日常生活节奏控制在工作、集体早操、集体宿舍、和集体食堂这些有限的空间场景内,与其说这种肃穆气氛是小说家事先安排好供人物无法喘息的时空,不如说是奥威尔精心设计下把一个个读者的人性逼向死角和现实断崖的“阴谋”,进而解剖现实世界让我们认清世故与未来方向。

在思想和行动都相继受限的枷锁里生活,温斯顿像我们很多人一样,直到深夜确认紧锁房门后才敢翻起在抽屉里还藏有一本日记,那些只能“苟且偷生”的“自由思想”得以极小规模的繁衍生存,也正是因如此,更要求他做的任何一个决定、任何一个目标和人生理想必须更为矜贵和谨慎。


我该如何对待自己?又该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每天都交织在一起,越是思想开放、发达的时刻,我们越应该清醒的坚持自己的初心和立场,我们的观点一旦形成便很难一时改变。

图片发自简书App


1984,我原本以为这本政治化的小说所带给我的感受会是空洞和混沌的疑惑,在与妻子茶米油盐之间交谈这本书,在交锋过彼此人生观后,我明白在人群嘈杂、烦躁不安时,自己更该控制思想的虚妄和形式主义,往往为了表现出优秀,而让我的言行举止变为形式而屈从于表现完美,我在乎台下的观众多少比关心我的内容要多,我的生活成为表演,多少天来我还是每天重复着下班,然后压抑自己第二天必须早起上班的透明人。

这让我无论以哪种生活方式,都无法从本质上一尘不变的生活里解脱出来,自由、快乐起来。时至今日,我比任何时刻都渴望自由,简化思考,聚焦本质,才能实现我在人生上的真正自由,才能拥有忠实自我的信仰。

“斗争已经结束,他赢得了跟自己的战争,他热爱老大哥。”

小说最后写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孤独症患者 当你点开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像你,像她,像一个陌生人,更像是一个孤独患者。 我的人生已然度过了二十载,我...
    柔风灾难阅读 404评论 0 0
  • 我们先来看看雅虎ued绘制的关于Fitts’ Law的Q版小漫画: Fitts’ Law / 菲茨定律(费茨法则)...
    Perry阿力阅读 6,000评论 0 28
  • 霞光红叶进黄昏,曲径通幽涧落痕。 古有廊桥多少梦,伊人伞里泪沾唇。 中华新韵 2017.12.3.云杉一伊春
    云杉_2e22阅读 598评论 13 15
  • 北方的冬天不外乎烈酒和羊肉 早晨喝一碗奶茶 晚上饮一杯烈酒 劳累归来 几番推盏 嗓子好的大唱几句豪迈的歌 那似乎是...
    伍丁零阅读 213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