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下关于理想的遐思

ganapathy-kumar-306285.jpg

十一中秋,月儿圆。古往今来,躲在天上的玉兔,因为天地间的遥远距离所焕发出朦胧美丽,引发多少秋思遐想。

梦想,正如这月儿,因为距离和朦胧,而显得分外美丽。甚至让人产生一种感觉,为了保护这份虚幻的美丽,而宁愿逃避难以直视的真实。

假如月儿代表着一种理想,它必然不会真实。理想必然不能认同现实,一旦认同,就失去了实践理想的必要性。而当理想有日达成,理想也不能称为理想,而是现实中的一部分。可以这么说,今日达到了过去的理想,追求着未来的理想。

正因为理想的虚幻性,因此便不能全信。汤唯在《色·戒》扮演了一名迷信了理想的、单纯的女大学生,被卑劣男同学欺骗、利用,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却完全成就了他人。不加思辨的服从于理想,本身是非理性的狂热,不要为此而迷失了自己。

在《逃避自由》这本社会学开山著作中,弗洛姆提到了这种狂热——全德意志民族陷入纳粹主义的狂热。这源于心理中「自我」的缺失,让自己的「所思所行」假托于外界的权威。很是可悲,人不应对任何人/物下跪。

弗洛姆所称的权威,具备大量理想的外表。它可以是社会上某一流行的观点、学说,可以是身边你所认同的人,也可以是某种物质。但当个人开始磨灭个性,通过权威与世界求和时,这个人可以说是失去了他自己。

理所应当,不管什么主义、什么思想都好,都应经过独立的思辨,方得以采纳。而正确与否,相信每个人心中自有答案。当更重要的是,既然追求自由,就应当有相对应的行动。夸夸其谈,不过是一种卖弄。无论如何,言而不行,都是一种极其虚伪的表现,对这种人,十分需要当心。因为他希望扮演别人的权威,好显示自己的影响力,自私又贪婪。

但他们从根本来说是无知的,因为他所谈的,是另外一种月亮罢了。遥远、朦胧、不真实。永远都是正确的,因为理想本来就没有可以反驳的地方。但为了理想而所采取的行动,各种努力,却总有不完美之处——因为理想和现实碰撞,总需要痛苦的磨合。而真实的痛苦,不免就不够完美了。所以,实践是真假理想的检验器。

但如果逃避了这份痛苦,却等于逃避了理想中最真实、最重要、最美丽的部分,也逃避了通往理想的路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金所炫阿yb 我总是想把这些不可名状的孤独 和绝望写下来 期待有人能在风花...
    与冰冰阅读 251评论 1 3
  • 浮生长乐多缭绕, 驰骋乒群为一笑。 诸君红包图敞亮, 灯火阑珊繁星照。晚安
    石川河女神阅读 1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