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的意思,望文生义就是一针刺下去就能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不管在哪一个行业做事,想要达到高效率、一针见血的效果,都要把基本功练好。否则,想“一针见血”非常难,往往会是“二针见血”、“三针见血”,甚至“四针”、“五针”才能见血。
这一点,对于是医学专业毕业、在医院里上班的我来说,体会是非常深的。
当初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就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我们,人体解剖学是我们的基本学科,这里面讲的就是人体的基本构造和组成情况。
做为一个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将来工作和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如果不把人身体内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在身体内各自的位置和构造搞清楚的话,就很容易出问题。
比如,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了,她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给病人配备相应的药品,通过注射的途径,把药物注入到病人体内,让药物发挥功效作用,帮助和促进病人病情的缓解和好转。
给病人注射,根据注射的组织部位不同,分为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几个种类。
其中前三种注射,根据药物的特性和不同的治疗目的,要避开血管,分别把药物注入到病人的表皮内、真皮下和肌肉内。
而静脉注射,就是要求把药物通过注射器直接注入到人体的静脉血管内,不能在血管外。
这样,就要求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人体血管结构、位置和走向,掌握了这个,你才能做到在注射的时候,该“一针见血”的时候,就一针见血;该避开血管的时候,就千万不能碰到血管,把血管刺破了,针下见血就不好了。
所以,我们当初在实习的时候,为了练好“一针见血”的注射基本功,除了认真看人体解剖书,掌握人体结构和组织器官在人体内的位置,还和同学们互相扮演病人和护士,进行静脉注射的巩固练习。
那时候,我们真是勇敢,为了练习注射的技能,竟然也不知道怕疼。现在想想,真是佩服那时的自己。
想自己说话有水平,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也要练好“说话”的基本功。
001.明确你要表达的主题。
002.掌握这个主题的其它相关情况
003.抓住这个主题的关键字眼。
004.提前准备与练习。
以上所感,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