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撒娇胡闹的行为,常常令家长们头疼不已。
由于年龄较小关系,孩子对于自己的欲望无法有效控制,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动辄以哭闹来换取家长的妥协退让,达成目的。
家长们不免困惑——不满足孩子愿望,担心他如此哭闹撒泼会伤害自己也影响他人;满足孩子愿望,又担心他以此为据愈加过分提出不合理要求。实在难搞!
这里分享一则最近我遇到的一件事:
小编参加上周末【酷爸团】亲子活动时,有一对母子在徒步活动中发生了争执,孩子大概五六岁,一直哭着闹着要去小朋友家玩,妈妈不同意,觉得孩子无理取闹,并喝止孩子继续哭闹。
无奈孩子一直还是哭个不停,也不管妈妈说什么都一律以“不要不要”作为反抗。一时间陷入胶着,加上竹林闷热,虫鸣不止,更加让人心气烦躁。母子二人就这么一大一小对峙在林间小路上。
我上前试图和孩子沟通,却几次无功而返,孩子完全听不进去任何话语。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也许孩子已经放弃了原先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是由于惹怒了妈妈,自己心里充满了害怕、担忧,而小小的自己却无法去解决这个困境,所以只得以这种无理取闹的方式来拖延消耗。
毕竟“知子莫若母”,妈妈在沉默了一阵之后,也许意识到了孩子内心的“小九九”算盘,蹲下身子,看着自己的孩子,声调也不似之前那么严厉,对孩子说“要么我们继续跟着大队伍前进,完成这次徒步,要么我们就原路返回,你看你要怎样做?”
孩子虽然还是啼咳不止,但明显气势小了,妈妈拉着他的小手,继续前进去追赶队伍。我默默跟在后面,孩子的神情却一直在脑海萦绕,挥之不去。
孩子在成长过程里,爸爸妈妈就是他那个小小世界里的全部,把爸爸或者妈妈惹生气了,对于孩子来说堪比天塌了一半,恐怕是孩子小小心灵无法承受的。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如果父母能冷静发现孩子的真实目的,以讨论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只是对事情否定而不对孩子本身进行批评,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没有被忽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重视,虽然这次没有被允许,但是爸爸妈妈不是不可以商量的对象,久而久之,在以后的策略中,孩子也会更倾向于说理而不是胡闹。适当引导,让孩子在良性循环中得到训练。
我们都从孩童时一路走来,依稀还记得小时候特别渴望长大,我想渴望长大的背后所代表的应该是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吧。多点耐心、多点爱心,给孩子足够的试错机会,让他们做好准备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亲子教育不是给孩子安排多少课程,不是布置多少任务,不是机械的写程序,更不是按部就班的游戏养成。是在孩子成长过程里,去全身心的呵护和指引;是在孩子面对未知世界有所惧怕时,给予勇气和帮助;是在孩子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时,适当去调整和疏导;是……
小编不是亲子教育界的专家,更不是儿童心理学的教授,只是一个热情饱满,爱好生活,崇尚自由,喜欢孩子的公众号小编而已,我有许许多多的想法想和大家探讨,也由衷希望各位对亲子关系、亲子教育感兴趣的各界好朋友在文末留言,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