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零成本学习这个概念的时候,觉得眼前一亮,又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对,也没有进一步深究。但可能这一点点不对已经悄悄在潜意识运转了,突然有一天半夜醒来,恍然原来这点不对在这里。
经常提到的零成本学习有两种形式,第一、我先付费,但我想办法挣回来。学过财务的人都知道,成本和收益是两条线,不能因为收益覆盖了成本而把成本记作零。所以此处的零成本真正的要义并非零成本,而是收回成本。第二、我不付费,但我在学习的同时用服务交换或者给你带来收益覆盖我的成本。这种形式在货币上没有计量成本,但是大家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叫做时间成本或者机会成本的东西,服务或者带来潜在利益都是一种价值交换,这种价值交换是要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因为你如果把时间放在其他地方会有别的产出。所以在这里的零成本也并非没有成本,而是一种价值的交换。
在我看来,其实零成本概念的两个精髓是:一、带着回收成本的目的去学习,其实也是带着机会的眼光去寻找一切变现可能性。二、1份时间多卖几次。时间没有办法拉长或者缩短,单位时间的产出却可以变化。1份时间多重利用,学习的时间和成本花出去的同时,考虑如何让结果最优。就像我写一篇简书,时间花在那里,单独发给某一个人和在多个微信群和平台分享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带着结果思维、设计思维和效能思维去做事情,让单位时间价值最大化。
当然,如果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叫做回本学习或者一份时间多卖几次之类的名字,显然没有零成本学习更上口,也能吸引人的眼球。所以呢,你也是被标题吸引过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