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忙碌碌的工作终于在新年来临之前,告一段落。终于有些时间,来写下2019年那一点关于工作的小感悟。
关于员工离职
部门有个同事突然离职,我很是诧异。8月份因为一个投标项目一起共事过几天,很是欣赏。突然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震惊,但人总有聚散,唯有祝福。
我以为一个优秀的人离开,除了扼腕叹息,公司或者上司更多应该去内省,问题出在哪里?
我其实很能理解他,有些优秀的人,平常不会跟人抱怨、不会吐槽,只在心里默默消化情绪,旁人看来一切如常。当某一天有些东西超出他忍耐范围,让他彻底失望的时候,他就会选择离开,非常坚决。
所以,如果有些人还会愿意开诚布公把问题讲出来,寻求解决之法,那说明他的心里还有一丝留恋和期盼。如果这种失望一次又一次,存在的问题长期不能解决,那必然也有彻底失望、头也不回的一天。
关于职业发展
有人问我,“你现在的工作主要做什么?”答曰:“综合打酱油!”
我自己也常常搞不清,挂着加盟经理的岗位和责任,做着助人为乐的投标专员的工作,偶尔又像助理,偶尔又会各种“救火”,所以这一年里,我也常常问自己,我究竟是做什么的?玩笑般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其实对于所有这些工作我都不排斥,无论做什么只要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找到存在感,工作开心,能够让自己不断成长,并且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就OK了。
可我总会慌,毕业五年了,换过几个岗位,学了很多“皮毛”,我却不知道自己最擅长什么,自己最想做什么,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果走出这个公司,我凭什么去获得更好的机会?看不到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并且觉得目前到了一个职业发展的瓶颈期,一停下来就会慌。
“加盟经理”这个岗位在我看来十分了不得,干得了销售、做得了客服、侃得了大山、做得了演讲、干得了开发、做得了文职,懂运营,懂财务,熟悉公司发展,洞悉行业全局。
所以当初得知让我来做这个岗位时,心中充满敬畏之心。一年多时间下来,慢慢对自己有些失望,也许是我成长的速度还不够,这个岗位距离我认为的那个高度,还差得太多。可我还偏偏不能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也找不到方法,没有人指点,只能靠自己。所以,我常常不敢告诉别人,我是一个“加盟经理”。
关于职场人的家庭
有人跟我说:“有家庭的人,事情比较多,你要体谅。”我当然理解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照顾好家庭,但这能成为“工作不用心”的借口吗?
如果有家庭的人便可心安理得枉顾工作,那么“没有成家的人,就活该承担更多的工作,活该加班吗?”
我认为,一个有家庭的人,更应该竭尽所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谋求事业上的发展,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
关于个人成长
周:“我觉得你成长最快的时候,应该是在之上的时候。”
我表示同意:“嗯,基础打得牢”。那一年半的时间确实很辛苦,压力大到整夜睡不着,若不是和自己憋着一股劲,我可能早走了。
我说:“如果觉得工作太舒服了,就不会有成长。”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应该就是我内心深处的认知。
我不喜欢太安逸的工作,如果觉得一件事情没有挑战性、没有成长空间了,也不会继续做下去。
但我喜欢能够准时下班的工作,工作时间不畏难,专注工作,提高效率。下班之后我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调节一天的疲惫。比如此刻,总结自己2019年工作中的一点小感悟。
偶尔还会看看书。若是长时间工作过于忙碌,或者生活过得太舒适,整天电视、微博刷不停,某天醒悟过来时会觉得心慌,觉得自己荒废了生命。似乎只有时常看书,才能缓解这种焦虑,哪怕看完什么都没记住。
关于发脾气
邻座的小姑娘,说我现在脾气好太多。当她也和我一样对接拓展团队做过几次标书之后,便对我抱以理解和同情。我并非是个没事就发脾气的人,但我确实对工作要求比较严苛,偶尔严厉的人。
2019年下半年,我也在逐步寻求解决之法。比如我知道微信或者电话沟通,并不能传递真实的情绪,沟通中互相不理解时容易发脾气,所以后来对接项目,尽量选择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比如我会降低对配合人员的期望和要求,我会把我以为简单的事情,分解成更为简单的每一个具体步骤,让他们一步一步去完成,做好过程的跟进和纠偏;我也会在合作中,努力去发现每一个人的优点;当然,每次想发脾气前,都告诉自己,要淡定,好好说话。
希望2020年,我能够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学会与人好好沟通,去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像他一样,努力工作,善良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