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打卡第10天-2017.10.26

#学习

1、润总今天分享的是“现状偏见”

1)人们对拥有的东西会习惯性高估值,所以可以制造过渡性拥有,例如拆迁户的临时房、电信公司的免费试用3个月;

2)比起拥有跟失去,人们更害怕即将失去,这也是为什么去实体店的时候,穿上的衣服肯定比没有试穿的衣服更容易被带回家的原因;

2、小打卡里面借鉴到的高情商

1)情商可以带有一些小套路,润物本需细无声;

2)情商的起点,在于站在受者的角度去思考;

3、讨论组里分享的武老师的心理课,每次听来都特别受启发,因为一直以来还是很信奉心理学的力量的。

1)要学会对所有带有“不”字的东西断裂开,不喜欢、不舒服、不高兴,等等;

2)人都是自恋的,不喜欢被伤到自恋的感觉,不喜欢被打断,不喜欢去消化负面的信息;

3) 通过接纳,感知到“正能量”是可以容纳“负能量”;

4)负能量也有他的作用,可以去毁灭一些东西,例如没有必要继续的关系;

4、学习时空的重要性

1)立哥出差,所以没有开电视,开了音响听得到的一些文章,一边听一边记录一些要点,通常要听两三遍才会抓到一些点,这些能被抓到的点才能印象深刻一些。

若是雁过无痕,就只能靠潜意识的发挥了,而潜意识常常的性状是,听过跟没有听过一样,只是比没有听过好一点点;

#生活

1、珍惜与宝宝相伴的时间,珍惜自由支配的时间

尝试过记录时间的花费,发现日常是比较难改变的,工作、睡觉、三餐、洗漱就占去了18小时不止,留下来的6个小时,有差不多3个小时是陪着宝宝的,可能只是给他递一下玩具、换换尿不湿以及喂奶。

额外的3个小时呢,却常常想不起来做了些啥,现在小打卡会花去至少半个小时,像晚上明确要一遍学习一边记录反思,就更能感知到时间的长度。更多时候,可能是看个剧,刷个手机,然后还不惜牺牲一部分的睡眠时间,却感知不到时间的存在,只是觉得咦,一天又到头了。

这让我想起,现在对于初中、高中的回忆,似乎没有干什么有深刻印象或者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上课、晚自习。那时候初中还要求写日记,像我等思绪一直在飞的人,估计更多记录的都是内心的波动,谁让姐还有比较大的玻璃心潜质呢。

这样说,又让我意识到记录还是挺重要的,至少拓宽了时间的知觉,也能从记录中找出存在的蛛丝马迹。多害怕,到死的时候,想起这一生,只是上学、工作、成家、带娃、离世。

大的轨迹已改变不了,但是每一个时间维度里面,是不是能够更充实呢?尤其是属于自己的时间里?一道好题目吧。

#工作

1、在工作中多分享,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天花板吧

要不断舍弃过去的知识,才能去学习更多新的知识,分享是一个把自己逼入死角的好东西,我会的,其他人全会了,那我就没有竞争力了,所以必须要会得更多,懂得更深。

目前工作的第一个危机感来自于,第一次带新人,发现过了3个月,自己会的全部教了,没有更多新东西了,那时候已经在岗三年多了,非常后怕。我去,我学习积累了三年的东西,原来是3个月就可以掌握的,那为什么我花了三年了?这是效率的问题?还是悟性的问题?

对了,这其实应该是古大大说的输出倒逼输入,因为输出不了了,所以必须要强行输入一些新的知识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