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想起梁实秋《送别》一句话送给你们:你走了我不送你,你来了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我都来接你...
忽然又想起貌似钟南山说过,人过“不惑之年”,适当坚持这2点:少吃、多运动。
人生匆匆,短短几十载。十八岁成为一名行为能力人没几天,紧接着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转眼至今,已二十余载。太多感慨,太多领悟。曾经的艰难跋涉,漂泊无依,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二十年前,我背起简单的行囊和一颗冰冻的心,奔赴了遥远的南方,去到那所勤工助学工作优异的学校,当时真没怎么关注是不是什么211、985之类,现在看来当时迷迷糊糊选对了,一切也都是最好的安排。
毕业后,我“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南飞”,走的那么匆忙,那么急切,那么风尘仆仆。自幼生长在北方的我,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早已根深蒂固,乍一到南方都市还真有一些不习惯。那里天气的燥热与潮湿,让我出现了各种不适。渐渐地,对那里的方言和饮食开始习惯起来,光阴荏苒,结婚生子,一晃十几年了。
关于家乡的一切,始终是熟悉的,不会忘记农忙下地农闲下棋的情形,那时多么的青春年少,妙龄的年华,充满朝气与活力;更不会忘记农家小院欢声笑语,大槐树树下乘凉拉呱。那是青春的印记,那是花样年华烙印下最美的烙印。岁月太薄情,渐渐催人老,那些最美的年华已不复存在,早已陨落的无声又无息。
漂泊是一种成长,一种历练。它使我从懦弱自卑到个性张扬再到坚毅倔强的个性不再那么锋芒毕露;教会了我,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要学会克服与隐忍;让我明白了,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善良与感恩。漂泊的路上,风雨与泥泞随处可见,我早已学会了,张开双臂去拥抱它。前方的路,即使是凄风苦雨也要独自面对,纵然是血雨腥风也要迎面而上,因为我已别无选择。漂泊久了,有时也会彷徨,也会茫然,也会心无所依,没有安全感。但,想起那个坚定的眼神,那句刻骨的自我警语,就会充满毅力和动力。那是青涩岁月里最耀眼的光芒,是青葱岁月中,一抹色彩斑斓的惆怅。再美的誓言也经不起岁月的等待,即使再温润也等不到下一季花开。我一直不解,上苍为何如此待我不公;也感谢上苍,在我的历程中总有贵人出现,总有几个踏踏实实朋友,随遇而安不代表着毫无进取,那是一种踏实和把控。
不惑之年,其实是对人、对事都有太多的感悟与感慨,说不惑之年,或许尚早,但对待生命中的起与伏,得与失,更多的是一份坦然,是一份豁达与释然。
人生在世,该放下的还是得放下,放下了,才能收获。那些不属于自己生命里的人和事,就随他们而去吧!在电影《太极张三丰》里,有这么一句话:放下负担,奔向新生命。一些事,该放下就放下,每颗心都有承受之限,不要耿耿于怀。放下,心就得解放,“中年危机”得解放。
工作也好,生活也罢,社会关系也行,尽心做,善待结果。无论结果如何,努力到无能为力,过后能够问心无愧就好了,其他的,一切随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