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91年生人,工薪家庭。也算是知识改变命运,本科北京211某校金融系,英国小硕。因为自己是四川人,毕业在北京工作两年后回到成都,目前就职于某股份制银行成都分行中后台。入职一年,平均每月税后8000元,年终奖有一些,但不多。这里想借由这篇文章,给大家大致勾勒这样收入水平下,在成都这个新一线城市能达到的生活水平,同时分享自己在经济决策中走的一些弯路,希望让各位看官有所启发。
一、关于收入
说实话,入职前对银行收入预期比较高。也算是没有赶上时候,其实城商行在前几年,由于监管较松,业务做得比较野,平均一个客户经理税前30-40W,支行副行长80W,行长100W的水平。而此一时彼一时,等我入行的时候,遇到严监管加之经济下行,出了不少坏账,利润一冲抵,加上以前很多揽存业务做不了,投向管理也趋严,经营状况日益惨淡,自然面临减薪。
我是中后台,薪资每月变化不大,平均到手8000左右。
二、关于生活
记得之前微观经济学教材开篇就引用披头士的歌词:“你不能随心所欲。”怎么理解呢,因为资源有限,你的预算有限。具体到生活中,就是收入有限,但又要面对衣食住行茶米油盐,你怎么安排,也就决定了你怎么生活。
Boom!首先就是房贷,房贷5800/月(这是个决策的失误,下一节详说)。这里先各位看官介绍下背景,回到成都后,自己和家里各出一半解决了首付,由于房子和单位相隔较远(14公里)家里资助了一辆丰田卡罗拉代步。除去雷打不动的房贷,2200(8000-5800)是一个月的预算。好处是没有房租了,坏处是没有预算了。我们来看每月一些必要的开销:
网费:100
水电气:150
物业费:180
小区停车费:350
用车费(油费+小区外停车费):500
饭费(工作日在单位吃两顿,自己吃一顿按20元标准,包括水果):600
电话费:300(之前在北京的单位可以报销300,所以就办了给父母办了副卡,共享额度。回来不能报了,也没改套餐,跟父母说还能报)
以上基本囊括了所有必要的开销,当然还有一些小的必要开销,比如车子限行的时候坐地铁之类的,忽略不计。以上加总,一共是2150,手里剩50(2200-2050)零花。这种情况下,请客、出份子钱或者谈个对象送点小礼物,就捉襟见肘了。
成都有许多好吃的苍蝇馆子,也不算贵,但要请客选的地方一般就不便宜。有幸去过一些比较高级(也不算能算顶级)的馆子,8个人的局差不多2000的花销。另外上档次一点的KTV、酒吧,差不多玩下来也是这个价。所以纯靠收入而言,这样的局是无法参与的。但如果能匀出1000左右来,生活的弹性就会大一些。这本来也不是不可能,马上我就讲一件我最后悔的决策。
三、关于房贷
买房子的资金来源之前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再赘述。主要给各位看官说下我失败中的失败的贷款决策。
房子买的万科的二手房,品质还可以,87平的两居室,总价146万,贷了88万。因为当时公积金在成都缴存不到一年,走的商贷30年。这里关键的问题来了,商贷分两种,一是等额本金,一是等额本息。简单的讲等额本金就是每个月还一样的本金,等额本息就是每个月还一样的金额。前者的好处是1、每个月还款金额递减(我是递减9元);2、总体利息少20W左右。后者的好处是还款压力小(4600/月),很长时间内比前者每月少还1000多元。
我选择了前者。当时做这个决策时有两个错误的想法:一是忽视了通货膨胀。以为总体的利息少20万,就省了20万,不曾想今天的1元,比30年后的1元不知值钱多少。只见绝对值,不见相对值,造成目前负担过重。二是犯了过度自信的错误。当时对自己收入状况估计过于乐观,并还想可以提前还款,以致做出决定。目前看来确实有年轻盲目乐观的问题。
四、展望与建议
隔行如隔山,因为自己是银行业,也就只能说说银行业。目前看来经济下行和金融严监管还会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在这种形势下,小银行仍不乐观。大银行如四大行因为根基较深,业务向来保守,加上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ll)的法则,抗风险能力较强,整体前景比小银行乐观。
小银行近几年要有一个可观的增长,目前看可能性较小,只是以年轻之身,进取之心不灭,做好本职工作积累经验,学习考证丰富技能。在下行周期投资自己厚积以待薄发,永远是不会后悔的选择。
与众位看官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