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三篇「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在本读书笔记中,会将篇章概括改为篇章介绍,个人总结中的思想的理解改为篇章的理解。
多维度思维是为了让我们在思考时能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从多个方面去考虑一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更好的看清事物的本质。
就如你去买锤子可能最终是为了墙上那个洞,而这个洞可能是为了是为了挂上你家里的全家福,最终能让你每天看到这个全家福,都有一种愉悦感。
如果当我们在卖类似锤子的物品时,可能在多维度思考影响用户需求:价格、规格、材质等因素时,也需要思考一下用户的深层次需求:那张全家福所带来的愉悦感。真正知道用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对我们采取下一步行动是很有帮助的。
那么在多维度思维中,用什么样的姿势去思考能更快找到影响事物发展的核心因素?在本篇读书笔记中,我会写下我的体会和理解。
篇章介绍
内容概括
在本篇中,作者讲述了实用性、哲学书、社会科学、科学与数学、历史类书、想像文学这六种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即在阅读时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相应的阅读注意的事项。具体描述见下图:
中心思想
通过对六种不同类型书籍,不同阅读方法的描写,作者希望我们在面对不同类型书籍,知道该用什么不同的方法去阅读,只要这样,才能相比我们平时的阅读,知识的吸收率会更加高一些。
个人总结
篇章的理解
在本篇的这六种不同类型的书籍中,对我们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每一种类型的书籍阅读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
实用性书籍的阅读可能是来解决我们实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
哲学书籍的阅读可能是想获得一些思想上的启发。
社会科学类书籍的阅读可能是用获得一些人类社会带有系统性的知识。
科学和数学书籍的阅读可能是扩大我们的阅读范围。
历史类书籍的阅读可能是用过去的历史,来检视我们今天的行为。
想像文学的阅读可能是从作者虚构的一个世界中,来满足我们潜意识的一些需要。
针对我们不同的阅读目的,作者在相应的描述中,所介绍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例如在如何阅读实用性的书中,作者侧重介绍了如何来通过实用性书籍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在哲学中,作者侧重介绍了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发展、风格等。
而从作者作不同侧重点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面对一件短中期(一天到一年不等)可以产生一个有评判标准的事时(如:练一手自己满意的字、学会一种舞蹈、养成一种思维等),我们正确的思考姿势可能是以结果为导向来进行多维度思考,找出影响事物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什么。“以结果为导向思考,并不是“唯结果论”,为了结果不折手段。
思想的联系
“在一定的前提基础下,面对问题时,以结果为导向来进行多维度思考,找出影响事物发展的核心因素”,我们经历或遇到的是有哪些现象与这种思想有关。
想到一个之前看到的故事,说是清代一个出去赈灾的京官,在帮灾民施粥的大锅里面撒了一把沙子,同行的人都不解,其实我当时也没看明白,好好的粥为什么要撒沙子了?
以“结果为导向来看”,施粥的目的是什么,是给灾民粥来充饥,但是前提是灾民要能吃到,而不被其他非灾民的人冒领了?
可能洽洽是撒了一把沙子,正好可以把灾民和其他人区隔出来,除了灾民其他人是不会吃这种东西的,可能你会觉得有沙子的东西不是人吃的,当人饿到威胁到生命时,别说有沙子的粥了,树皮都啃光。
说到吃,想到我们一般在吃盖码饭时,在上菜之前,老板都会送个汤,可能我们大多数人会认为那是为吃饭配的,让我们吃饭吃的更香,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只有在吃盖码饭的地方送汤了?
从“以结果为导向多维度思考”去看,饭店要赚钱,就需要在饭点不断有人来吃饭,而作为炒盖码饭的饭店,一般需要现炒,由于厨师较少,人一多势必会造成后来的人等待时间过长,而时间一旦等的过长,可能会有部分人走掉,甚至影响到以后的生意。
那么如何留着这一部分人了?从结果上看:如果要在盖码饭上之前一直留着店内等待,影响因素有:味道、环境、参与感(让人有事做),在这三个影响因素中:味道和环境已经是固定量了,而参与感是变量。
从参与感这一核心变量去考虑。送汤对于留住我们消费有以下两个好处
一.让我们有事做,实在是饿了的话可以先充下饥。(相对报纸,汤可以有实质性反馈,如果用其他东西替代话,例如瓜子、水果等,成本过高.)
二.一定程度上触发互惠效应,当我们喝这碗,老板送给我们的汤时,我们潜意识我认为我们接受了老板的恩惠,而应该在这里继续在这里消费作为回报。
除了吃,其实在喝的方面,商家的某些行为也与这种思想有关,想想我们去奶茶店时,当我们确定奶茶的类型和口味时,这时候,老板会问我们,中、大、超大三个规格,我们要那个规格。一般中杯和大杯之间相差两元左右,大杯和特大杯之间相差两元左右。
此时,我们一般人(包括我)是习惯点中杯,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了?从‘以结果为导向来看”,奶茶店要赚钱就需要有大量的人来消费,而当我们已经确定要消费时,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消费单价是提高整体收入的重要途径。
当我们面对中、大、超大三种不同规格的饮料时,价格相差不同,而容量相差较大时(相比较价格而言),这时就给我们一种错觉,觉得大杯的性价比最高,所以更倾向于点大杯。而大杯相比中杯增加的那一点成本是很少的。
“以结果为导向,进行多维度思考”要求我们,在从结果看问题时,找出影响问题的核心因素,优先去解决这个核心因素,其他的事就相对好解决了。就如,我们先学会开车的技巧之后,之后再在路上行驶就相对简单多了。
思想的应用
那么,我将来的那些行为,被“以结果为导向,进行多维度思考”这种思想来优化了。
在我们生活中在做一件线性事件时,可能做好这件事的核心往往并不在这件事本身上面,核心可能在事前准备上。
例如,当我出去买东西时,可能就需要提前把出去要带的东西写在一张纸上(等自己把这个思维融入本能之后可以不用写了),不然如果出去之后发现有些东西当中有件东西每带是很恼火的,我每次出去看书时,发现就容易忘带笔,出现这种情况是令人很不愉快的。这样提前写一样,有时候真的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麻烦。
其实做PPT,也可以用到这个思想,当确定一个演讲或汇报主题之后,大多数人总是按部就班开始做,可能有时候做着做着就发现时间不够了,而后面有些地方思路还没理清。做出来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如何来优化了,如果做好一个PPT需要:设计模板框架、上网查资料、确定框架、组织语言结构,那么此时的核心思考便是确定框架:分析受众、确定大纲内容、你的风格、策略。此时只需要一张纸和一只笔就行了。把这个解决了,后面的就相对容易多了,也不用那么急了。
在阅读书时,我们发现自己有时候非常喜欢走神,读着读着就不知道,书里面讲的是什么意思了。造成走神主要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
那么如何来解决阅读注意力集中问题了?以结果为导向多维度思考?可以有两种比较好的解决读书走神的方法方法。
一、有是否回答的直接反省法。当我在做一件事走神时,走神时,就不断问自己,走神有利于我们完成这件事吗?或者我们现在的想法是在思考我们之前要解决的事吗?这个想法对解决我最开始要解决的问题有帮助吗?等等。就这样问自己,如果答案是否的话,你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二、静坐冥想法。每天早晚坚持一定时间的静坐冥想,在这个过程中用自己的思维控制自己大脑的自发思维。久而久之,不用自我反省也能专注看书了。
记得有一句话叫做:时间比金钱宝贵,其实这句话还有下局:注意力比时间宝贵。可能后面这句话大多数人都还不知道。
在我们应用的这种思想,一定要从简单有正向反馈的入手,不然很容易因为得不到反馈而半途而废。
简单的正向反馈指的是:事物的核心解决部分所涉及的问题能用是否来回答。例如:我出门看电影前,自己问下,该带的东西都带了吗?钱包、雨伞、纸巾等等其他的。等这种思维已经融入本能之后,就像你手碰到烫的东西会缩回来一样,再去思考复杂的。
有时候,我们闭上眼睛,在幻想中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美好的未来,但是,睁开双眼,发现一切烟消云散。
在幻想之后为什么不能去好好思考一下,自己与自己理想未来之间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解决障碍的核心是什么?现在去做,哪怕失败了,也比一般人收获的更多。
你说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