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筋骨皮11

万事万物都有筋、骨、皮之分。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总结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么这三种境界是什么意思呢,第一种是指方向,第二种是说努力,第三种是说水到渠成,不期然而然。

这三种境界最重要的当然是第一种,就如同《孙子兵法》的开篇是始计篇一样,你庙算胜负,你得有个隆中对,你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陈云同志有句话说得好,“我们老一辈人是衷心拥护毛泽东同志,因为他能够高瞻远瞩。”

那什么叫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呢?窃以为是“不要为了一棵树木,而忘记整座森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于文学之美、词的高下做了这样的概述:

粗服乱头之天香国色

淡妆美

浓妆美


李后主词    粗服乱头之天香国色谓之神秀

韦应物词    淡妆美谓之骨秀

温庭筠词    浓妆美谓之句秀

那么在词品中,南唐李后主的词作是否就是最高神品了呢?

当然不是!

李清照在《词论》中说,他只是“亡国之音良以哀也”。

之后第一个把词开拓进取、重新定义的是柳永—柳三变。但在李清照看来,他的缺点是言语卑下,太过庸俗。

苏轼把婉约词拓展为豪放词,他虽然学究天人,但却不协音律。

李清照本人创立了名垂青史的“易安体”,为词的发展开创了全新的领域。

所以你看,

一般的文学家只是在别人的规范下做得更细致一些,只是小创新;

杰出的文学家能在别人的规范下取得重大成就,这是大创新;

伟大的文学家却在于重新定义、重建大厦、重开领域、重做规范,这是根本上的创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